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上线

淮南老百姓有了管田“数字助理”

版次:02  2023年09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张越 6月20日摄于寿县安丰塘)

本报记者 廖凌云

九月的淮南,农田里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田园里的黄金梨也缀满了枝头……又是一个金秋丰收季。9月26日,淮南市在全国首创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有了 新进展。淮南市引入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上线了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以前沿技术筑底,一个服务老百姓农田管理的“数字管家”上线了。

“农业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就这样,淮南的小田并大田,耕地连片播种,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变得高效。对于农民来说,手里的土地委托给专业人士种植,不仅没撂荒,而且保收增收都有了保障。2022年,我市共有635个村、两季183万亩耕地实施全程“大托管”,“大托管”带动托管村村集体增收9015.7万元、村均增收20.3万元,实现农民增收1.82亿元、亩均增收289.4元、户均增收2600元。

如今,淮南市“大托管”再创新,通过国有资金注入,成立了安徽农管家农业科技发展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与蚂蚁集团合作,构建了包括土地委托管理、产业服务平台、管理决策平台在内的新型一体化“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

淮南市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农业土地委托+产业服务一体化平台”。该平台核心功能特色之一是把传统的线下签合同工作搬到了区块链上。村集体、种植大户、农管家可以通过小程序在线生成合同,线上分别签署并归档,生效的合同同时通过区块链上链存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在此之前,一份土地委托合同需要村集体、种植大户、农管家三方同时齐聚现场,打印、盖章、按手印,费时又费力。有了区块链技术,签约耗时从过去的半天缩短至30分钟以内,签约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可提供筛选、统计报表、档案管理等功能,为市县区各级职能部门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数字材料。平台可实现数据、资金、服务 、技术的无缝对接,将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托管经营主体市场销售渠道、服务采购渠道,提高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收益。平台还联合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农技特派员、农资企业,在线实时提供农技指导和科技培训,将有效提升经营主体以及种植大户的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