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我限定阻断幸福感知力

版次:A07  2023年10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道理说起来都懂,可还是过不好每一天;内心有无数的想法,最终落地的却寥寥无几;内心渴望亲密,却又害怕靠得太近。

脑海里不断地有个声音在提醒你:你不行、你不可以、你不能、你不被允许、你不够好、你很糟糕……正是这些声音,让我们不断陷入强迫重复的怪圈,也限制了我们新的可能。

那么,该如何摆脱被自我限制的人生,迎接一个没有遗憾、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呢?

“30岁失恋,我的人生完了!”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活出真实的自我,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但总是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在处理问题时,只会下意识地使用习惯了的应对方法;只有一种固定僵化的模式,而无法采用灵活有弹性的模式;在面临选择时,经常会产生冲突与精神内耗,无法获得自洽以及内在的和谐。

正是这些限制阻碍了我们,让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力越来越弱。

30岁的小倩最近失恋了,情绪很低落。她认为,30岁还没有完成结婚这件人生大事,自己过得很失败。她对朋友说:“30岁失恋,我的人生完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限定。

自我限定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当我们将自己限定在某个舒适的范围内时,犯错的概率会小很多,这会让我们感到十分安全。而同时,过度的保护反过来又会限制我们的发展。

自我限定,包括思维、情感体验、行为层面的限定以及自我功能抑制。

思维上的限定,指的是一种自动化的思维方式。小倩被男友抛弃时,她会“自动”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内心有个声音反复地提醒她:你是不好的,你是没有人爱的。

情感体验上的限定,指的是缺乏恰当表达情感的能力。我们通常会使用四种方式来表达情感:症状、行动、语言以及艺术表达。

而躯体化的症状,是一种最为低级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些疾病就与长期的情感压抑、攻击自己有关;孩子也可能会通过发烧等症状,来表达自己想要被关注的需要。

而用行动表达情感,在不成熟的人身上比较常见。比如幼儿可能会用抓挠其他小朋友的方式来表达喜欢。

人格成熟的人,更擅长用语言表达情感,这样的表达也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你的感受。

有艺术天赋的人,则可以用相对升华的方式,比如音乐、戏剧、电影、文学等,来表达自己所经历的痛苦情感,以此舒缓释放。

行为层面的限定,一般是指缺乏行动力,做事拖延,即便内在很想完成,却无法开始。就像小倩很想从失恋的悲伤中走出来,她也知道这个时候多找朋友倾诉、找点兴趣爱好转移一下注意力对自己有帮助。可她就是不想动,这就是行为上的限定。

自我功能抑制指的是一种丧失功能的状态,也就是明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做到,可就是有劲使不出。那些在过去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却成了无法翻越的山峰,并因此不断地自我否定。

人为什么会自我限定?

人们为什么会自我限定呢?很多时候,需要追溯到我们从小是如何被对待、被养育的。

小倩的父母在生活中是极其冷漠的人。父亲懦弱无能,妈妈爱抱怨。在她的记忆中,那个家要么是冷冰冰的,要么就是激烈的争吵,这让她总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而让父母不高兴。所以,从小她就顺从听话,不敢向父母索要任何东西。

那时候,父亲下岗,家里只能靠母亲微薄的收入来支撑。甚至小倩的学费都不得不延迟交,这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贫穷让她过早地体验到了人间冷暖,也在她的内心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早年养育上的匮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我不重要、我不够好”的内在感受,让人极度自卑,导致讨好的性格特点,形成一种不配得感。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或更好的人际关系。当这种人格特质形成,长大后就会强迫性地阻碍自己去寻找和获得幸福。

另外,因为缺乏正向的反馈与认可,往往会越得不到越渴望。这几乎成了未来人际关系中的主旋律。

我们会在内心一遍遍地重复:只有被别人认可,自己才是有价值的。但随着每一次向外索求,得到的结果总是“拒绝”,这种挫败感会导致更强烈的自我怀疑。最后,既没有在成长环境中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没有在内心建立起安全的基地。

因此,每当处理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时,我们就会变得十分焦虑,这促使我们表现出超强的控制欲。那是因为太害怕被抛弃了。可越害怕,就越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最终,将心爱的人越推越远。

如何破解自我限定?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在冲突。

尝试透过关系中的一次次冲突,去觉察自己的内在模式。比如你很讨厌别人的某种行为,那有没有可能,是这种行为与你过往的经历类似?如果别人的某句话让你极其愤怒,你可以试着参考其他人的反应,看是否与自己有着一样的不满。

这样的参照可以让我们去反思:是否别人的言行,触及了自己的情绪按钮?这些与我的早期经历有哪些关联等等。

其次,看见成功背后的恐惧。

一个人害怕失败是正常的,但如果同时也害怕成功,那可能是因为,他害怕成功后会受到巨大的惩罚。

就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所说: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为了避免自尊受到伤害,人们在潜意识里会故意破坏或阻碍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临门一脚时会出现巨大失误的原因。

最后,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改变。

当然,有些人可以通过向朋友倾诉,得到情绪的宣泄。但心理咨询与朋友聊天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部分朋友很难做到真正共情你的感受。朋友可能会不自觉地带着很多评判,很难保持中立的态度,而心理咨询能帮助你看到自身的资源与更多的可能性。透过咨询师这面镜子,能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盲区。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