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版次:A06  2023年10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说得好听点,是父母希望让孩子看到差距,激励孩子更加努力。说得难听一点,无非是父母的功利心作怪,无非是父母爱面子。越是不自信的父母,就越爱拿孩子比较,想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大人特别喜欢比,比房子,比车子,比收入,比孩子,凡事总是喜欢比较。比的结果往往有两个:第一种结果:生闷气,因为比不过。第二种结果:得意,因为比得过。这两种结果,其实都在伤害自己,伤害家人,或者伤害亲人朋友。

爱比较百害无一利,尤其是孩子。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可能都有过被比较的苦……每一个人发展轨迹都不同,有什么好比呢?只是短暂心理满足或者心理宣泄而已。

前几天,一位初中学生给我留言,诉说了他的烦恼。他说,他的父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他和别人比较,不是拿同班优秀生和他比成绩,就是拿邻居体育生和他比运动,有时来个远房亲戚,还东问西问别人孩子的特长,搞得跟查户口似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话也许说得有点绝对,但是由比较带来的伤害,确实比较大,尤其是对学生来说。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比较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由比较带来的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此我们不讨论客观存在的比较,主要来讨论由父母带来的主观上的比较。

这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说得好听点,是父母希望让孩子看到差距,激励孩子更加努力。说得难听一点,无非是父母的功利心作怪,无非是父母爱面子。越是不自信的父母,就越爱拿孩子比较,想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比赢了,沾沾自喜,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比输了,充满焦虑,转身就责怪孩子。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常常让家长迷失了自己,也让孩子找不到方向。

爱比较的父母,看到别的孩子任何“好”的东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可是,天底下优秀的人那么多,你比得过来吗?有些东西,你再怎么拼尽全力也不行,比如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所以,父母要尽量客观理性一些,要意识到这种比较既没有尽头,更没有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遗传基因、后天培养的不同,注定了他们的发展各不相同,人生也不一样。真正优秀的孩子,是父母、老师、社会用爱与尊重培养出来的。这样的爱和尊重,并不是完全不比较,而是用纵向比较来代替横向比较,关注的重点是孩子个人的变化和进步。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关注的重点就是纵向比较。谁更阔气?这显然是横向比较的结果,但每个人的志气是自己的事情,不用和别人比。同样,每个人的聪明程度和基础水平也都是不一样的,没必要横向比较,但是每个人的勤奋和进步是完全可以自己纵向比较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拿“不要和别人比较”作为挡箭牌,成为不思进取的理由,之所以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是因为——我们只和自己的昨天比——每天有进步,就好。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