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桑梓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杨勋普 摄影报道

版次:A02  2023年10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乡贤孙树利查看蔬菜种植情况

每天晨光熹微时,家住潘集区高皇镇孙岗村的乡贤孙树利便动身前往6万余株水芹种苗的蔬菜大棚产业基地,开展种苗生长发育日常巡查,同时和村“两委”有序地组织村民进行蔬菜基地整地工作、沟渠桥梁和断头路维修建设等。

孙树利是一家水上设施生产企业的董事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不忘桑梓,坚持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当作自己的任务,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基地引领、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同村“两委”一道与群众共商共议,积极寻找蔬菜销路帮助村民扩大生产经营。

在孙树利的帮扶下,近年来,全村蔬菜基地建设已达4000余亩,主要种植萝卜、芹菜、包菜等数十个品种,年产各类蔬菜可达25000吨,直接经济收入超过3000万元,已成为高皇镇乃至潘集区蔬菜种植龙头。目前,孙岗村已与市供销社、上海合德公司、淮尚超市三家合作成立股份公司,“借船出海”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推动村内“小蔬菜”走向城市“大餐桌”。并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策划营销宣传推广,打造特色品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孙树利主动谋事,积极与村“两委”协商建立“路长制”,不断提升乡村庭院美化颜值,使昔日的“脏乱差”的落后村,如今蝶变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同时,他还与村“两委”班子多次组织村民到先进地区示范村考察学习,除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全力推进乡村庭院美化建设项目外,他自掏腰包投入10万余元实施了“三维修”(通村路、通组路、通户路)等工程建设,助力乡村庭院美化。

孙树利还积极参与孙岗村文明新风倡导,践行社会责任,坚持身体力行,志愿成为村文明新风倡导义务推广员,努力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明新风倡导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以实施乡村“五大振兴”为契机,在传承族规家训、弘扬农耕文化和契约精神的基础上,他积极与村“两委”引导群众修订《村规民约》等10余个制度,形成了符合孙岗村实际的乡风文明治理体系,为群众生产生活规划了正确轨道。并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相关规定,以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破除陈规陋习为目的,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乡村大舞台”等,实行“红白喜事立新规”,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攀比浪费,实现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一般事不办”的目标。此外,在他的建议下,组建了规模达20余人的村级文艺宣传队,利用春节及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国家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倡导创建内容等传唱和宣传工作,实现了传承、创新、提高、共享的目标。

孙树利富裕后,想得更多的是怎样让家乡环境更美,让村民钱袋更鼓,让村民生活更富裕,让村民业余休闲文化更上档次。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并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