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书上看到一句话:“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生活中从来不乏聪明的人,但如果一个聪明人做人浮夸、做事敷衍,那也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人,总能给人安全感。
在这“聪明过剩”的时代,靠谱是很稀缺的技能。在一个靠谱的人身上,往往能看到许多优秀品质,而遇事不慌张、做事不拖延、事事有反馈,是靠谱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让人脱颖而出的关键。
1
遇事不慌张
心理学大师弗兰克尔曾说:“一个人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却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生活中,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越急躁,越会忙中出错;越慌乱,事情就越会一塌糊涂。而靠谱的人,往往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应对,见招拆招。
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一天晚上,裴度正和友人喝酒,突然,几位幕僚匆匆走到裴度面前,俯身告诉他,宰相府的官印被人偷走了。要知道,官印虽不昂贵,却是一个官员身份的象征,丢失了官印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被免职。幕僚们十分着急,本以为裴度会马上派人搜查,并立刻报官。然而裴度思考了片刻后,让幕僚们不要声张此事,随后便镇定自若地继续和友人喝酒。
等到酒宴进行到半夜,幕僚又欣喜地过来报告说,相印回来了。裴度听后,依然面不改色,继续喝酒。
直到酒宴散席,幕僚问起其中缘由,裴度才解释说,官印本身并不值钱,偷盗者很有可能是为了伪造文书,那么他肯定也不希望事情闹大。如果装作不知道,等他用完,便会归还。而如果立刻报官,很可能会逼得偷盗者毁掉官印来销毁证据,那就得不偿失了。
裴度遇事不慌、处变不惊的行事风格,最终助他成为了一代名相。
曾国藩说:“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为处事第一法。”很多时候,带来麻烦的并非是事情本身,而是着急的心态。遇事不慌,稳住心气,才能作出最好的应对,让一切尽快回归正轨。
2
做事不拖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往往是做成一件事最大的敌人。
《三国演义》中,孟达为自己爱拖延的习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孟达在曹魏任职期间,受到魏文帝曹丕的器重。
魏文帝死后,孟达在诸葛亮的拉拢下,企图叛魏归蜀。
司马懿得知了孟达反叛的意图,立即决定率军讨伐孟达。
诸葛亮在听闻司马懿复职后,就写信奉劝过孟达,让其加固城池,提前应对。而孟达却回信说:“司马懿所在的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就算司马懿知道自己要举事,表奏魏主后再出兵,最快也得一个月。”
于是,他慢慢悠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做着防御准备。
然而,司马懿知道孟达造反,根本没有向魏主汇报,而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只用了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顺利攻下了孟达尚未加固的城池,孟达也就此殒命。
孟达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皆因他做事拖拖拉拉,不果断。
拖延是最容易压垮斗志的东西,它只会激发人的惰性,使原本的计划化为泡影。
所以办事靠谱的人,总有着自己的时刻表。无论有多少困难,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不把今日之事留到明天。
小事即刻做,大事提前做,才能换来内心的笃定与踏实,让一切有条不紊地进展。
3
事事有反馈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说:“很多时候不需要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你得及时告知协作者你的能力边界与行动进度,这就叫靠谱。”反馈,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多么微小的问题,若不及时反馈,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博斯沃思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英国王位今后的归属。
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当铁匠钉完第三个马掌时,发现钉子已用尽,便请求去寻找钉子。马夫却说:“现在军号已经响起,再不备好战马,国王会降罪的。”于是,马夫就抱着侥幸心理向国王隐瞒了此事,让这匹马掌上少了一根钉子的战马随国王上了战场。战斗中,意外果然发生了。国王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国王栽倒在地,这使士兵士气大衰,最终理查三世身死战场,输掉了王国。
后来,这个故事被编成了广为人知的民谣,“马蹄铁效应”也由此而来。
及时反馈,体现的是一个人靠谱的品质。哪怕问题个人一时无法解决,但也能让问题及时被发现,并通过集思广益来尽快补救。而不是以敷衍甚至隐瞒的态度,让问题一直存在,既辜负了他人的信任,又败了自己的口碑。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的人,才让人定心,值得被人托付。
三毛曾说:“靠谱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遇到急事,总能不慌不忙地沉稳应对,就能令人安心;大事小事,都能不拖延、不敷衍并及时反馈,则能换来信任。凭借一份靠谱,人才能以踏实的脚步,迈向更宽广的未来。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