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汇集促发展 服务教育谋新篇 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协会正式成立

版次:03  2023年10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柏雪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整合我市劳动教育资源,组织、沟通、协调社会力量开展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工作,10月25日下午,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以下简称“协会”)在淮师附小山南第十三小学正式召开。

谋新篇,群英汇集

目前,针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已提出明确要求,并将其从学科大类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课程,为其制定课程标准、设置独立课时。我市紧跟国家要求,在中小学劳动教育方面见识早、谋划早、行动早,先后于2021年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2022年入选首批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过往的成绩斐然,喝彩之声历历在耳,但随着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新的挑战接踵而来,我市劳动教育发展的新拐点也已然出现。为推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事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成熟化,为我市劳动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实践育人、整体育人的格局,创设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氛围,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协会应运而生。

协会由淮南市劳动教育工作者及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淮南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次大会表决通过了协会会长和11位副会长名单,来自龙湖中学的党委书记、校长王赵陈担任第一届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协会会长。

为教育,服务至上

协会立志竭诚为劳动教育事业服务,目前已初步规划七大服务类别,包含宣传劳动教育法律法规和实时政策、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开展青少年实践活动、总结行业经验组织学术交流、开放劳动教育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倾力服务校内外劳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业务规范守则加大劳动教育从业者的奖惩力度、组织会员开展国际和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公共事务或服务性任务。

在大会致辞现场,王赵陈表示,在推进常规性业务以外,协会会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开拓业务板块,改善校企自立门户闭门造车的现状,加强校内外劳动教育体之间的合作。从各点自转,到点动成线,再到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建构淮南市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意识,打造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力齐发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一切以教育为主,服务学生发展至上。

共携手,托举民族未来

下一步,协会将在完成招募会员、召开常规会议、建立自媒体部门、外出考察调研、宣传推广劳动教育等日常工作之外,积极推进淮南市劳动教育调研、举办劳动教育宣传月和学生劳动技能展示节、筹备2023年“淮南市劳动教育文化季”与“淮南市劳动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等专项工作,并在市教体局的指导下开展劳动教育资源征集和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工作。

据悉,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代表着我市坚持五育并举、进一步发展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全省“五大行动”实验区的信心决心,同时也为劳动教育书写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