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声音》是一本可以“听”的书,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老北京的声音。
《北京的声音》收录了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全新散文30余篇,记叙了北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描述了北京的中轴线、城门城墙、胡同、老街、牌楼、四合院、护城河、三山五园等名胜古迹;也展现了北京的白塔、名桥、寺庙、牌匾、花店、市树等人文地理;讲述了源远流长的北京商脉,同时也通过老字号、名堂名楼名居等老饭庄及北京小吃、住宅讲究、生活规矩等,反映了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这些文字原汁原味儿地记述了北京的人文地理和市井风情,向读者诠释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读者感受文字间的各种美妙声音。
著名画家张志波先生还为本书度身定制精美插图28幅,令读者身临其境。
说这本书可以“听”,是因为每篇文章里都可以感受到北京城的各种声音。
作者刘一达说,老北京从早到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间段,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比如早上六点钟,人们会听到电报大楼、北京站的音乐报时,那时候这些建筑附近的住户家里都不需要表。六点钟爬不起来的人,磨到七点的钟声也必须得起床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纵然时过境迁,这个报时的声音现在一直都还在,听上去令人特别亲切。
白天的北京则是有各种叫卖声,磨剪子戗菜刀的,卖花生仁儿的,卖酱豆腐的,铛铛车行走的声音,还有古时运水的驼铃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到了傍晚,街市上又新添了卖“北京晚报”的声音,那也是包括刘一达在内的很多北京人的共同记忆。
北京还有很多特色声音,让人一听,闭着眼睛都知道是北京,比如盘旋于空中的鸽哨声,著名收藏家、民俗艺术家王世襄先生在《北京鸽哨》里写道,鸽哨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空,又不知多少次给大人和儿童带来了喜悦。还有冬日里玩家的蝈蝈在怀里的鸣叫声,著名作家高洪波在《冬蝈蝈》一文里写道,这只冬蝈蝈似有灵性,一听到人的脚步声或开门声,就会起劲地鸣唱,提醒人们别忽略它的存在;如果将它置于怀中,你略一走动,它就会像受到唆使的狗一般叫起来;你若坐定,它也会轻声哼几下,如嘟囔几句什么似的,转身又进入温暖幽暗的葫芦里的梦境。
北京的声音还有着伟大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杨沛宜小朋友《歌唱祖国》的歌声,悦耳如天籁……
这本书可以“听”的另一重含义,是多位著名播音员如梁言、艾宝良、洪伯等录制了书中文章,且配以各种音响效果,充满了老北京的生活气息,扫书中二维码便可收听。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