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宗涛 摄影报道)10月30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加强节日期间食品流通监管,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为重点时段,通过开展食品销售安全“佳节守护”行动,提升节日食品销售安全风险的发现和管控能力。截至10月30日,全市共检查食品经营者1529户次,开展专项抽检71批次,责令整改143户,立案查处115起。
逢年过节是各种节令食品销售的旺季,市场监管部门突出重点品种加强监管。元旦和春节期间以水饺、汤圆、糕点、糖果、年糕和酒水饮料为重点品种,端午节期间以粽子、绿豆糕、黄酒等为重点品种,中秋、国庆期间以月饼、桂花糕、螃蟹等为重点品种,同时对消费量大的猪肉、牛肉、羊肉和鸡、鸭等加强重点监管。
为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排查。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场所针对重点品种开展市场排查,检查食品销售者是否落实进货查验要求,是否存在销售过期、“三无”以及“两超一非”食品等行为,是否落实温控设备定期检查和记录制度,批发商是否建立销售台账等,确保食品可追溯。
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紧盯节令重点品种以及高风险指标,开展专项抽检,并对风险较高的食用农产品、月饼、蜂蜜、豆制品和红酒等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充分发挥抽检在风险排查中的靶向作用,有效提升“佳节守护”行动成效。
针对排查和专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措施进行管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对食品销售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案,震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