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二手“调表车” 法官速调减诉累

版次:03  2023年11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许变)二手车因价格相对低廉,颇受部分消费者青睐。伴随着二手车交易量的逐年上升,因为二手车的质量、过户、手续等问题产生的纠纷也逐年上升。10月30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田家庵区法院获悉,该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二手车交易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今年2月,原告杨某某经人介绍,向被告庞某某购买一辆二手轿车。洽谈期间,被告两次承诺车子的公里数为5万多。2月15日,原告缴纳购车款,收到车辆后却发现车况与约定严重不符。据了解,被告所交付车辆系一台大幅度的调表车(车辆实际已运行30万公里左右)。此外,原告接到车辆后,还造成车辆托运损失2000元。事后,原告向被告主张退车事宜,被告不予理睬。原告认为被告隐瞒事实真相,造成了自己的经济损失,遂诉至田家庵区法院,请求撤销原被告之间的车辆买卖合同,被告向原告退还购车款36000元,并赔偿108000元(购车款36000元×3倍)。

法官承办该案后,经过对案情的梳理分析并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在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后,联系原被告到法院调解。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分析利弊,最终原被告均做出“让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退还购车款36000元、拖车费2000元,并赔偿20000元。

法官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不能只看价格,要在签订购买合同前做好车辆的全面检测,确保二手车的相关资质证书齐全。二手车商应恪守诚信,全面真实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二手车的维修记录、行驶里程、交易记录等信息,做良心商家,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