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同志,安徽定远人,1955年7月3日生于安徽合肥。1962年9月至1974年3月,先后在合肥市南门小学、第八中学学习,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追求进步。1974年3月起,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负责人。
1982年2月起,李克强同志先后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1993年3月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考虑和安排团的工作,组织开展了新时期我国青年工作发展战略、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文化状况大调研,提出并推动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等工作,有力推动团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1998年6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兼任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他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共识。提出并实施向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西开拓中西部市场的“东引西进”战略,为推进河南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努力。积极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形成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巩固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农业基础地位,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积极变化。
2004年12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辽宁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打造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提出并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民生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8年3月,李克强同志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卫生方面工作。其间,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等。他协助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工作。他强调要切实有效地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深化医改要抓住医保、医药、医疗3个重点环节,实行“三轮驱动”。他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强化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他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