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端到舌尖的“江南旧梦”

版次:A06  2023年11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何通过舌尖进入“江南”? 翻开邹赜韬的《江南烟火》一书,迎面扑来各类吃食的芬芳气味,让人不觉坠入江南之地中。

以四时节令为序,邹赜韬在《江南烟火》中展现了百年来江南民间美食的画卷。将此画卷徐徐展开,江南美食的烟火气息,蒸腾而出;江南特产的瓜果野蔬,清香扑面。过年时节的八宝饭、汤团元宵唤起团圆记忆;春日里诸如香椿、荠菜、金花菜等风味野菜裹挟泥土气息;夏季的枇杷、杨梅等水果,以及酸梅汤、绿豆汤和木莲冻等解暑汤饮,令人清爽消夏;秋天里,桂花制食香甜,毛蟹膏厚肉鲜;寒冬时节,热乎的红烧带皮羊肉,配上鉴湖水酿的正宗绍酒,谁人不感身心俱暖? 众多吃食美味,在邹赜韬的笔下跃然如生,满纸泛出馨香味,边读边觉唇齿生津,不能自已。

邹赜韬还发挥了他历史专业出身的看家功夫,在文献材料中辗转腾挪,试图立足于材料为读者还原“历史上的味道”。《江南烟火》中所见的引用文献,有民国时期的报章、杂志、图书、档案等。图书中除了常见食谱、各类旅行指南,甚至包括了各类果蔬的种植、贮藏保存的科学手册。个别章节为了展现近代江南食品的海外传播史,还援引了英、法、日等语种的外文资料。一篇篇小小的短文,作者却不吝啬埋头故纸的气力,足见其用心。

此外,与以往文人写吃不同,邹赜韬不仅仅关注食物本身的色香味,以及与食物相关的风雅掌故,还关注到食物原材的养殖和保存方法,就像学者李昕升为《江南烟火》所写的推荐语那样:“从泥土到餐桌,食物魅力无穷尽。《江南烟火》关注味道,更关注味道的农业根源。”邹赜韬还将目光聚焦到食物从运输到交易等产业链细节,试图再现立体的历史原貌,这让《江南烟火》超出了饮食史写作的范围,其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农业史、经济史等诸多方面。所以,《江南烟火》所呈现的不只是文人谈吃那般的阳春白雪,更关涉到普罗大众实打实的吃饱喝足,农夫稼汉的耕耘采摘,以及贩夫走卒们买进卖出的生意经。例如,作者引用1936年版《蔬菜园艺学》介绍冬笋的保存方法,为我们展现前人为笋保鲜的种种妙招;又如,作者在《辞春迎夏,百年前长三角的枇杷旧景》一节,引用《江浙果树调查》(1928年)、《浙江塘栖枇杷考察记》(1934年)、《洞庭枇杷业之调查》(1945年)等民国时期的一手调查资料,为我们呈现当时枇杷的种植、采摘保存乃至外运行销等流程;《老上海的年夜饭“生意经”》一文,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以年夜饭为切口,从饭店餐馆的菜品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为我们勾勒上海餐饮业浓郁的商业气质。这些基于扎实史料的写作,堪称实实在在的“硬核”科普。

除了文献考证功夫,以及书写角度独特之外,《江南烟火》读来令人感动,要数那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江南乡愁。第二章的书写对象是我们所熟知的“汤团”与“元宵”,提起此议题,可谓是“南北两派,甜党咸党,至今争论不休”。作者邹赜韬的外公是个“老上海”,而外婆是个“老北京”,他除了自己查阅史料之外,借机向二老讨教了南北两派裹汤团技艺。叙述之中不仅令读者浮想联翩,仿佛纸上的史料文献变成亲人长辈的面容笑语,食物的味道不仅从泛黄的故纸堆中溢上舌尖,更从长辈亲友那熟悉的乡音闲谈里化入我们的心田。

在《烟火江南》的“后记”里,邹赜韬表达了为食物的“生命史”立传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所面对的一餐一饭都是“个体经验与无限知识的对话、接榫”,对三餐的“日用而不知”激发着他的好奇心,推动他书写江南家乡的食物滋味。这不禁让我想起,地理学者段义孚先生在《空间与地方》中描述“地方形象”形成的某种方式时的一段话:“地方的形象是通过对感觉敏锐的作家的想象力形成的。通过他们的艺术光辉我们才有幸品味到那些人们原本已经淡忘的经验。”很显然,邹赜韬正尝试着用书写饮食史的手段,探索着如何恢复那些本已淡忘的经验和“日用而不知”的家乡味道。

郭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