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争论 遇难不回避 遇错不责人

版次:A06  2023年11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第一种是“从窗中看月”;第二种是“在庭院望月”;第三种是“站高台上玩月”。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的胸襟和气度。

1

遇事不争论

曾有人问:“争论有意义吗?”

有一条高赞回答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争论都没有意义。没道理,就没资格争;有道理,更没必要争。”

彼此立场不同,所站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若要事事争个明白,到头来往往不明不白,还会把生活卷入消耗的漩涡。

胡适刚到北大时,和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杂志。有时为了确定选题和排版,胡适能和大家讨论一整天。可遇到一些人抹黑自己的文章和人品时,哪怕言辞粗鄙,胡适也不置一词。

有人对他说,与其放任负面声音误导读者,不如在杂志上刊登一些反击的文章,驳斥他们。胡适听后却说:“不可,如此非但不可如愿,反而会将杂志办成吵闹的骂街文学。”

他深知,自己和朋友讨论,是以文会友;与负面声音争论不休,赢了又如何?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不争不是妥协,而是止损。你想做的事,不会因别人赞成便得以成就,更不会因别人反对就穷途末路。不如将争论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成就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为人处世,多做事,少争辩,才是云淡风轻的智慧。

2

遇难不回避

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他曾让自己的学生选出《道德经》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结果,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十三章里的这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当生活的苦难劈头盖脸砸过来的时候,你会以为世界末日都到了。但当你咬牙承受,暗自努力,狂风骤雨过后,天空也会重新放晴。

之前,长沙外卖“小哥”姚志刚登上网络热搜。

虽说叫外卖“小哥”,但他的年纪已经51岁了。年轻时他做过3年的消防员,又在银行工作了23年,结果因一次创业失败,他赔上了全部家当。

年过半百,创业失败,陷入人生至暗时刻,姚志刚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很快重新振作起来,他换了一个新城市谋出路,一腔热情投入了新的工作。

曾为银行支行行长的他,西装革履,整天和存款、基金、保险打交道;现在一身黄制服、一辆小摩托、一个送餐箱成了他的新标配。

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地形经常跑错路,后来每次送餐,他都会记下商圈的位置,在脑海中预演各种路线。他还自制了一张取餐图,把附近的几百个商家都做好了标注。

入职的第一个月,姚志刚就送出1580单,成为名副其实的“单王”。第四个月,他成为了配送站的站长。

回望这一路的经历,姚志刚说:“跌倒了不可怕,只要能爬起来就行了,人生不止一种定义,大不了重头再来。”

人生像是蹦极,从纵身一跃,再到自由落体,每一步都很难,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但自始至终你都很确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仁慈的地方就在于,他会给懒惰逃避的人以借口,也永远会给自力更生的人以入口。

弱者抱怨,始终被困,强者崛起,终有出路。

3

遇错不责人

卡耐基一次参加一个演讲会,谁知他取出演讲稿刚读了几句,台下便发出了笑声,卡耐基才意识到,秘书给自己装错了演讲稿。

他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然后幽默地说:“演讲之前,我先跟大家开个玩笑,下面正式开始。”接下来,他凭借自身的储备侃侃而谈,化解了这次小危机。

演讲结束后,卡耐基只是以轻松的口吻对秘书说:“我今天原本要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但读的却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材料,不过,你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能容忍别人的过失,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装得下别人的过错,才能得到更多的爱戴。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德行深厚的人,往往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懂得在宽容中修炼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里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慢慢知道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当一个人见过高山大海,眼前的是非便渺小如尘。别人的过错、眼下的得失、当前的困难,无一不是磨砺自己心性的基石。

为人处世,多行动,多谅解,生活的所有苦难,终有一天会变成鲜花与掌声。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