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架桥梁《美美与共》暖人心

版次:A03  2023年1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国际交流愈发深入的今天,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已于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开播。每期节目通过四个故事,围绕不同国度、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民心相通,向观众展示了 “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同频共振、携手共筑,用创新的方式呈现文化交流的成果。

在这些年来,中外的交流互鉴与友好合作已为人民带来了很多福祉。跨越山河,中老铁路一轨相通,两国人民一线相牵。《美美与共》节目请来了中老铁路上的“最美师徒”姐妹花,让观众看到,中国标准走出国门,造福中国与老挝民众,实现两国铁路、贸易规则“软联通”的同时,也让在这条铁路上工作的一千多名中老青年如家人般相亲相爱、并肩同行,共同承载两国人民的友谊、希望和梦想,续写了两国青年心相通、情相联的佳话。正如节目中中老铁路老挝列车长佟康密的故事所展现的,从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成长为中老铁路上的业务骨干,普通人命运得以改变的背后意义,同样值得观众探寻:技术“出海”让中老合作的铁路项目成为发展中国家铁路人才的“大讲堂”,这支“带不走的队伍”,正是铁路线上“授人以渔”的中国实践。

《美美与共》节目还关注了9人的中方管理团队与5000名塞尔维亚员工团结合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实现百年钢厂扭亏为盈的故事。面对这个不算特别“新”的新闻,节目将观众的解读重心放在探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更好的“成人成己”。通过亲历者三个“本地化”的讲述,传递出这样的理念:理性识别文化差异,克服文化背景、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文化融合,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体系,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个“本地化”的指导方向,其实颇具启发性:中国企业“走出去”“融进去”时,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才能充分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促进联动增长,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路相通,情相牵,心相近,梦相连。经济共同发展,有共同利益是重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美美与共》告诉我们,还需要在文化上实现互相融入,以文化交流架起一道道增进友谊的桥梁,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走到一起,实现不同国家人民“心联通”。

《美美与共》节目还为民众带来了一场以画为媒的天地对话。非洲朋友们的绘画跟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员通过视频向观众展示这些绘画作品。这动人的对话,正是中非友好合作的又一例证。《美美与共》节目邀请了众多国家的文明互鉴故事亲历者,生动展现了在不同国家文化交流时具备着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国际性的鲜明特征。

作为讲述国家文化交流故事的一档创新节目,《美美与共》也是一次展现成果大共享的国际聚会。节目将舞台本身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碰撞融合,各国文化传统,艺术家和文艺院团的精湛才艺,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哈两国音乐人合作的《黄河大合唱》片段,琴声与歌声的精妙配合,让中哈之间的友谊有了更具时代性的写照;耳熟能详的《啊,朋友再见》借助全新的编曲演绎,焕发出了全新光彩;热情似火的南非恩德洛夫青年合唱团和中国歌手希林娜依·高带来《如果遨游在太空》,以诗意浪漫致敬一场特殊的天地对话。《美美与共》节目,为世界观众带去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交融盛宴,也见证着各国的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合作何以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观众透过节目始终可以感受到的是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美美与共》节目充分展现了不同国家人民间灵活多样的人文交流方式,促发受众思考,正是这种有国别无隔阂、互相理解的状态,以彼此国家人民自发形成有利于交往国的舆论氛围,给不同国家间进一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互信和民意舆论基础。我们也期待后续节目给广大观众带来更多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共建故事。

来源:光明网 作者: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