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肉牛养殖 助力村民致富

本报记者 张雪峰 通讯员 王玉进 摄影报道

版次:A02  2023年11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凤台县顾桥镇张童村村民童帅从2020年在采煤沉陷区开始搭建牛舍,养殖了15头“西门塔尔”肉牛。随着养牛规模逐年增加,目前家中存栏肉牛120余头,成为当地养牛致富的典范。

现年32岁的童帅之前在上海打了6年工,手头有了一定积蓄后,于2019年11月底回到家乡。得到其父母同意和支持后,返乡创业搞起肉牛养殖。他先是参加了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了养牛技术,利用学到的技术,建盖牛舍进行养牛。

起初,童帅只养了15头牛。养殖过程中,童帅注重牛舍的建设和改善,提高了肉牛的饲养条件。同时,他还掌握了科学的饲养方法,合理安排饲料的配比,确保牛的健康成长。通过不懈努力,童帅的肉牛数量逐年增加,由最初的15头,当年繁殖小牛犊13头,而后进行连窝喂养产牛仔,第二年发展到了64头,第三年发展到130头。目前,除卖出的50头公牛外,家中存栏肉牛120余头,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现在,童帅已成为当地养牛致富的典范,他的成功经验吸引了其他村民前来取经。面对每位取经的村民,他都毫无保留地把养牛技术予以传授,让村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不仅有童帅养牛致富的范例,临淝村的刘亚军也通过养牛致了富。原先,刘亚军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有些困难。2021年,在镇村的帮助下,刘亚军通过在县里举办的养殖培训班,学习了养牛技术。回来后,他决心通过养牛来改变家庭现状。期间,镇村帮他办理了无息贷款,购买了6头黄牛。刘亚军利用未沉陷的5亩土地种植饲草,降低了饲养成本。养殖过程中,刘亚军加强管理,定期给牛打疫苗和体检,确保牛的健康。通过自己的努力,目前,刘亚军已发展到近百头肉牛存栏率,养牛规摸不仅扩大,收入也逐年增加。不仅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他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养牛业。

据了解,顾桥镇的10个村中,已有临淝、张童、南圩、寺西、顾桥等5个村的26户农民靠养殖肉牛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