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迎来收官。节目以家庭为视角切入,从产业、文化、生态等多角度解锁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幸福密码,力图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讲好山水之间的新时代“山乡巨变”。节目播出以来,带动了众多网友实地“打卡”美丽乡村,进一步助推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和闲适有趣的乡村生活,更是唤起了观众心中的乡愁与乡情,激励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规划新未来、施展新作为、创造新生活。
《山水间的家》第12期聚焦山东省临沂市临沭朱村和江西省宜春市靖安港背村,主持人撒贝宁、冯硕分别带领“山水小分队”从北到南,解锁江北水乡的振兴密码,探索南方山村的发展路径,共展一幅壮美的乡村画卷。
见证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山东朱村坐落在分沂入沭的河岸边,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朱村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系、明清古居等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成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示范村。从支前“大后方”走向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老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本周的“山水之旅”,主持人撒贝宁、鲁健、柴璐将前往朱村一探究竟!
自发展旅游以来,朱村每年接待游客量近10万人次,2023年国庆假期,00后讲解员王书晴每天需要为4~5个近百人的旅游团提供讲解。“我回到家乡工作,其实是受我爷爷的影响。”王书晴的爷爷王经臣是朱村的第一代讲解员,自1998年起便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播朱村的历史故事。耳濡目染之下,王书晴决心在大学毕业后接过爷爷的接力棒,传播朱村的红色记忆。节目中,“山水小分队”将跟随王书晴的脚步,深入了解朱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从沭河沿岸到纪念馆,柴璐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悄然在身边打开,也感动于村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从他们的笑脸上、话语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信心:无论环境怎么样,都一定要打出一片天,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朱村所属的临沭县是“中国柳编之都”,柳编产业带动了全县超10万人就业,2022年,临沭县柳编产值达40亿元。近年来,朱村大力发展柳编产业,村民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出百余种编织方法,生产的柳编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本期节目,嘉宾们将通过采收杞柳、加工柳条、制作柳编等环节,全方位体验“临沭柳编诞生记”。撒贝宁为何称自己“握力不够了”?又是怎样的小工具,令鲁健发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感慨?
从向山索取到守护山林
地处九岭山腹地的江西港背村,山峰连绵起伏,河水清澈见底,乘坐竹筏漂流而下,不时有水鸟掠过,令人心旷神怡。本期节目,由主持人冯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影视演员袁姗姗组成的“山水小分队”将走进这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聆听美丽的发展故事,感受山水间的勃勃生机。
“我们经历了两次‘靠山吃山’。”村民包训详一家是港背村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过去,港背村村民多以售卖木材维生,长期的砍伐,导致港背村出现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问题。近年来,港背村响应封山育林政策,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寻求“两山”转化的最佳途径,以蜜蜂产业带动精准扶贫,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儒林文化,将港背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旅游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村民们自发成立生态护林队,守护绿水青山。作为生态护林队队长,包训详平均一周要往返九岭山保护区3次,巡山途中,他不仅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黄花虾脊兰,还救助了白鹇、大鲵等动物。近年来,包训详的护林笔记日益丰富,整理在册的植物超700种,这正是村民们共同守护的结果。节目中,冯硕、袁姗姗在包训详的带领下,深入九岭山保护区,收取、安装红外相机,寻找野生动物的踪迹;段怀清则将跟随村民采收蜂蜜,感受丰收的喜悦。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