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门:加强新时代文物科技创新

版次:05  2023年11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施雨岑)记者21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从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强新时代文物科技创新。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工作。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国文物科技的有效供给尚不充分,文物科研机构小散弱、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文物科技创新。

意见强调,持续推动文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体系。部署实施文物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需求,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大力发展文物专用装备,坚持供给提升与需求牵引相结合,突破一批关键装备、器件、软件系统及专用材料,填补空白,实现装备供给、性能和质量提升。

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考古重大课题研究,深入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年代测定、产地溯源、有机残留物检测、古DNA分析、田野考古信息化等理论与方法。着力推进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创新能力传导示范项目,增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应用水平。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标准体系,推动文物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文物保护利用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