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鸿)11月2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淮南市医保局紧紧围绕省局集采工作要求,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了国家、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政策。此举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药耗负担,实现了惊人的1.13亿元的减负成果。
为了确保集采政策的精准执行,淮南市医保局提前介入,从源头抓起。他们深入分析各医疗机构上报的采购量数据,逐一复核偏离正常报量20%的机构,通过专业指导,使其能够更精准地上报约定采购量。这一做法有效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为国家药采谈判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集采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结余留用资金的合理分配。
在集采政策的执行方面,淮南市医保局展现了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精心组织和实施,成功落实了8批次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药品品种334种,同时还执行了安徽省2批次的集采药品82种。这些政策覆盖了老百姓常用的药品,使得一大批临床常用药的价格降幅超过一半,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进一步扩大集采政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淮南市医保局积极推动医药集采改革的提速扩面。在他们的努力下,今年以来已有2家民营医疗机构参与了药品和耗材的集采,35家民营医院加入了种植牙集采,19家连锁药店参与了中成药集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集中带量采购从公立医院扩展到了民营医院和零售药店,甚至延伸到了非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据统计数据显示,医疗机构带量采购的覆盖面较上年提升了10.6%。
为了让这些政策能够更好地落地生根并发挥实效,淮南市医保局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他们专门预留了集采产品的预付和结余留用资金,以确保医疗机构的资金流畅通。在签订购销合同后的20日内,按照约定的采购总金额的30%及时拨付给医疗机构,有效缓解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此外,他们还积极落实了医保基金的结余留用奖励政策,将节约下的医保基金按比例奖励给医疗机构,激励其更积极地参与集采。
为了保障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质量,淮南市医保局还创新性地建立了“线上+线下”的部门联动机制。他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平台对采购数据进行线上分析,同时对线下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和督导,实现了全方位的监管。此外,他们还将集采政策的执行情况纳入了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卫健、市场等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对于未能完成协议量的医疗机构,将联合卫健委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督查频次,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降低DIP结算系数、不予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激励,并视情况扣除质保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