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院放映不同影片 电影市场试水“分线发行”

版次:A03  2023年12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同院线放映不同影片”的分线发行模式,可谓是今年国内电影产业的一项重大探索。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暨第一届全国电影交易会上,《再团圆》《红猪》《小行星猎人》《最后一夜》《烽火糖田》《跳水吧!少年郎》等24部影片完成了分线发行签约。而电影《沉默笔录》定档12月1日,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首部分线发行的新片。

业内人士表示,分线发行模式意味着通过市场的有效调节,制片发行方和放映方可以共同将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更意味着观众将看到更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优秀国产影片。

并非新概念,却是新机遇

分线发行,是指一部影片可以不再由全国院线统一放映,片方可以选择提供较优条件的院线或影院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交易。比如提供的黄金场次较多、排片比例较高、放映周期较长、影片票房结算分账比例较高等,都属于择优考虑的范畴。

分线发行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却是一个新机遇。

比如,分线发行可以提高片方的收益。目前通行的分账比例是片方43%、影院57%(扣除上缴的国家电影专项基金)。分线发行模式正式启动后,在统一发行、统一放映的基础上,片方可以和发行方等探索市场主导、灵活协商的交易新方式。再比如,分线发行能提高影院和银幕的利用率,提高放映方的收益。统计表明,截至2023年,我国电影院达到11000家、银幕数突破83000张。但大片扎堆暑期、国庆、春节等重要档期,平日周末档期无片可上。如此,一方面导致淡季单日票房大盘不到3000万,观众走进影院的意愿偏低,影院排片资源被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优质的中低成本电影在宣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惨遭“一轮游”,无法争取到更多排片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说,实行分线发行,可以增加影院收入。

属于新尝试,尚待新努力

作为分线发行的首部作品,《沉默笔录》的公映标志着分线发行的正式启动。网上一份发行方案显示:《沉默笔录》此次选取了30条院线进行合作。排映要求包括:首周末前三天总场次不少于8场(其中首日不少于3场),三天中黄金场不少于3场;工作日,每天场次不少于1场。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这样一部缺少流量明星加持、映前亦非搜索话题的影片来说,如果还采用统一排片的方式,要想排上黄金场次,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业界人士认为,当下院线和影院最关注的问题在于非黄金档期、非黄金时段的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如何提高——这也是提高国内电影市场票房的困难所在。分线发行等差异化的经营,或许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新探索。随着分线发行的推进,中小成本电影和小影院将有更多彼此选择的空间。一些地方色彩浓郁的影片,可以选择区域性的放映,达到内容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分线发行是中国电影的新尝试,但业内人士也表示,还要从实际效果去考量分线发行的效果和作用,它对于片方和院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非常考验片方的精准营销能力,要对于影片的特色和观众群体有清晰判断;而院线则要对旗下的影院非常熟悉,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电影消费需求。

《沉默笔录》成首部分线发行新片

11月28日,中国首部分线发行的电影《沉默笔录》首映,监制王红卫,导演兼编剧郝飞环携手领衔主演章宇,主演马吟吟、楚布花羯、谭天、钟波等亮相。章宇凭借这一角色在平遥国际影展获得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奖。

《沉默笔录》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联防队长李立忠(章宇 饰)从离奇杀狗案入手,逐步抽丝剥茧寻杀父仇人的故事。这是一次寻找真相的过程,却也是一次对自我“打破重塑”的过程。影片视听风格独特,将黔南小镇的地域特色贯穿于整部影片。故事内容深刻冷静,是对现实主义犯罪题材影片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章宇表示,“这个剧本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李立忠是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不断被磨平棱角。当发现真相中的不堪都在指向他自己时,最后他只能接受,也只能选择沉默”。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