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翔
时下,有关部门对消费市场的日常监管愈发有力,诚信经营已经成为消费保障与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从细节发力,消费者权益保护无小事,更加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愿与行政水平。众所周知,商品缺斤短两和以次充好,是令群众痛恨和鄙弃的行为。针对这两种弊病加强监管、惩处,肃清市场,必然会赢得一片叫好声。
不久前,为进一步规范民生计量领域市场经营秩序,我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的通知》,自2023年7月至12月组织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重点打击“缺斤短两”;就在日前,依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后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出击,对商场、超市和生鲜店等展开了针对“生鲜灯”的深入检查。
“缺斤短两”让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而利用“生鲜灯”照射用来改变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从而误导消费者,可能令消费者受到经济和健康的双重损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惩处“扣秤”保称重“足量”,摈除“灯照”见商品“素颜”,是对市场经营行为的规范,是对消费权益的保护,是对老百姓的健康负责,亦是对城市文明形象负责。执法部门须着力监管,加强宣传,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同时可以发挥互联网力量,融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于一炉,打出监管“组合拳”,发动群众参与,推进综合治理,形成监管合力,令市场欺诈行为无处遁形。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诚信”二字越来越凸显其力量与光芒。人无诚信不立,事无诚信不成,生活因诚信而美好,城市因诚信而充满光明。因此,对于不诚信行为尤其是百姓消费生活中蒙受的不诚信侵害必须保持“零容忍”。标本兼治,诚信扎根,让诚信成为交易“通行证”,让诚信孕育生活“幸福花”,未来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