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御寒“时髦”装备

版次:A06  2023年12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古人的“羽绒服”

提及羽绒服,会让人联想到这可能是近代的产物。其实,原始版“羽绒服”在古代便已有端倪。唐代安乐公主的“羽绒服”百鸟裙用羽毛制成披挂在外面。《新唐书》记载:“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种名为“鹤氅”的御寒服饰,例如“雀金裘”“凫靥裘”分别以孔雀毛与水鸭毛制成,也可以算作“羽绒服”。

“低能耗”暖椅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细致地记录了他发明的“暖椅”。他声称暖椅能把周身全部容纳进去,暖椅前后各有一扇门,两边安有木板,臀部下面和脚下都装有栅栏。用栅栏是为了让火气进来,用木板则是让暖气完全保留下来,前后安门是为了前面进人后面进火。并且在暖椅上设置了一个扶手匣,用来盛放笔砚。别具匠心的设计,却有着超低能耗,从早到晚只需四块小木炭。暖椅除了可以坐躺外,甚至可以成为轿子的替代品。

火盆和手炉

古人常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西瓜大小,随手可提。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 卞 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