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家族再添两位新成员

版次:07  2023年12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型纯碳分子材料,碳材料家族再添两位新成员。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科研成果。这项研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分子材料(碳同素异形体),即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并精细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这两种合成的新颖碳结构有望应用于未来的分子电子器件中。

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碳材料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具体外在表现形式取决于每个碳原子周围与之成键的原子数目。当每个碳原子只和周围两个原子成键时,会形成环型纯碳分子(即环型碳,Cn)。环型碳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人工合成又极具挑战性。此外,在环型碳中每个碳原子和周围两个原子的成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许多团队尝试合成环型碳但并未获得成功,一些气相的实验虽然显示存在环型碳的迹象,但是难以分离提纯环型碳并进一步表征它们的结构。

直到2019年,IBM实验室与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制备出单个的环型碳C18,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C18为单键和三键交替的聚炔型结构。然而,环型碳是一个大家族,想合成尺寸更小的环型碳也更具挑战。此外,它们的结构和稳定性仍然让人难以捉摸。有理论预测,C10是环型(Cn,n≥10)碳结构和线型(Cn,n<10)碳结构的分界点,同时也是最大的芳香性累积烯烃型环型碳。C14则被预测是从累积烯烃型C10到聚炔型C18的佩尔斯相变过渡态。因此,研究C10和C14的结构和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将这两种全新的碳材料家族成员精准合成出来,方能精细表征它们的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采用了不同于C18的将环状碳氧化合物作为前驱体的合成路线,创新性地设计了全卤化萘(C10Cl8)和蒽(C14Cl10)两种前驱体分子。团队将这两种分子放在“手术台”氯化钠薄膜上并将其“麻醉”——用液氦冻住。之后利用STM针尖作为“手术刀”对其进行“手术”(原子操纵),进而诱导两种分子完全脱卤并伴随发生反伯格曼开环反应,最终成功地在氯化钠薄膜表面上合成了两种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研究发现,不同于此前C18的聚炔型结构,C10和C14均具有累积烯烃型的结构。

团队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发现,这两位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并非拥有完全一致的特性。C10完全没有键长交替,而C14作为从累积烯烃型C10到聚炔型C18的过渡态,存在一个非常小的键长交替,但在实验上无法分辨出来。

许维表示,这项工作推动了环型碳领域的研究,提出的表面合成策略有望成为一种合成一系列环型碳的普适性方法。同时,合成的环型碳有望发展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并在分子电子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