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10.8℃(12月22日),最高气温5.2℃(12月24日);一周降水量1.6毫米。
12月22日二十四节气“冬至”来临之时,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0℃,这在本地是很少见的。前期,由于受极强寒潮影响,气温明显偏低,全国许多地方的最低气温都破了同期极值,遭遇了一轮“超长待机”的低温冰冻天气。在此期间,本地也先后有了2场降雪。
随着席卷全国的寒潮终于告一段落,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缓慢回升,南方大部最低气温将重回冰点之上。据最新天气预报,本周大部分时间里,最低气温已是0℃以上。
“冬至”开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之所以在民间会有“数九”的习俗,这主要和古代的生活条件有关。在过去,冬季十分漫长,特别是北方地区,到了冬季,冰天雪地,食物短缺不说,简陋的御寒条件也让百姓对冬季的到来充满了恐惧感,于是就有了“数九”这个习俗,不仅可以打发时间,又能了解寒冬的进程。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人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把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分为九个九天,等九个周期结束,春天也就来到了。在古人的观念中,“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字,它是古代哲学中至阳之数。以至阳之数“九”为周期则意味着阴气逐渐消减,数过九次之后,寒气已尽,天气开始暖和了。“数九歌”像是一幅历经沧桑的画卷,包含着农业文明时代的物候印迹,在农耕社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而它具有的一定科学性,也是它为什么能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的原因。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过了这天之后,白昼将会逐渐变长,夜晚将会逐渐变短,当然这种昼长夜短的规律也被聪明智慧的古人发现,并总结成了各种俗语。这句俗语里的“长一线”,则是过去农家妇女们的专用计时方式了。寒冬里,正是农闲时,过去农家妇女们会在这个时候纺棉花、纳鞋底,缝被子、做针线,由于白天逐渐变长,妇女们每天在做活的时候,正好可以多用一条线的时间,太阳才落山。
古时民间老百姓的出行方式主要靠腿脚步行,“一九二里多,二九五里半”,就是说冬至后的“一九”天里,白天变长了,“一九”结束时能多走二里多的路程,到了“二九”结束的时候,每天能多走五里半。当然这些都是对时间的估算,但也让后人从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不仅能细心地观察出天地时间的变化,也能用最简单易传的方式记录下来。正因为这些俗语,我们对以前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本周全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周五有小雨。本周气温小幅回升,周末有弱冷空气影响本市。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12月26日,阴转多云,0~10℃;12月27日,多云转晴,-1~9℃;12月28日,晴转多云,1~10℃;12月29日,小雨,4~11℃;12月30日,阴转多云,1~10℃;12月31日,晴,-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