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又叫踝关节扭伤,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运动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10%~30%。
踝关节扭伤多数是由于足部发生过度内翻或外翻的强力扭转,引起韧带、肌腱或关节囊拉伸或撕裂,严重的导致骨折。内翻扭伤即踝关节外侧着地,最为常见。这是踝关节内侧韧带较外侧韧带强劲和踝关节骨的结构特点(外踝比内踝更低)导致的。
踝关节扭伤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轻中度扭伤时伴有踝关节轻度肿胀,通常休息2~3天就能恢复日常活动。重度扭伤时会出现严重肿胀、瘀斑等症状,可能伴有韧带撕裂或骨折,就医处理后2~3个月也能恢复基本活动。踝关节扭伤后的疼痛会随着受伤组织的恢复逐渐减轻,很多人会感觉自己已经恢复了,但再次运动时,发现很容易再次扭伤。
为什么会反复“崴脚”
有报道称,踝关节扭伤后,有40%的人会再次出现扭伤,这主要因为踝关节稳定性降低导致的。踝关节扭伤后周边的软组织可能发生以下变化:
关节周边的韧带松弛。韧带是弹性较差的组织,在出现踝关节内翻扭伤动作时,外侧的韧带会被动拉长,即使踝关节及时恢复到正常位置,韧带也因被拉长过,很难恢复较好的紧张度,使原本稳定的踝关节变得松弛。
关节周边肌肉和韧带的本体感觉降低。肌肉和韧带中有感知运动位置、姿势变化等的本体感受器,对动作的协调有重要作用,扭伤后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
若踝关节扭伤后未彻底康复,可能出现关节稳定性降低,就容易反复扭伤,也称“习惯性崴脚”。
“崴脚”后如何处理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在损伤早期即可开始,早期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为主,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就医。急性期过后,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加踝部力量和稳定性为主,逐步恢复运动功能。
急性期:RICE的处理原则
① R(Rest休息):固定受伤部位,减轻血流速度,避免损伤的进一步发生。
②I (Ice冰敷):使用冰水混合物进行冰敷,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③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对脚踝进行加压包扎,支撑受伤部位,减轻肿胀程度。
④E(Elevation抬高患处):将扭伤的踝部抬高至心脏水平位置,以促进血液回流,帮助踝部消肿。
注意:早期关节肿胀明显时(一般48小时以内),应避免热敷,不要按揉肿胀位置,也不要涂抹活血化瘀的中药。
如何预防“崴脚”
运动前做好热身和动态拉伸,增强关节和肌肉组织的灵活性。
运动时尽量选择平坦的路面,如果遇到不平的道路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选择合适的鞋子,系好鞋带,需要跑跳的运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帮鞋来保护踝关节。
避免疲劳性运动。平时多增加踝关节周边的力量和稳定能力练习。若平时容易“崴脚”,可在运动中通过贴扎、护具等辅助用具来保护踝关节。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