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百姓园博”永不落幕

版次:04  2023年12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2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闭幕。

不新建主场馆,不砍一棵大树,不外运一方土,老建筑注入新内涵,留下了城市记忆,也实现了节约办会,还让老机场重新再火出圈。

合肥坚持“人民至上”,建成全国第一个全开放、无围墙、免门票的园博园。精打细算的背后,是全心全意的为民服务。

老机场资源 最大化利用

走进园博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老树。蓝天下,枝叶掩映着周边的“新”建筑,厚重的历史和今天的故事,交相辉映。

园博小镇是合肥园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肥“城市更新”的“代表作”。合肥在园博园的建设过程中,完整地保留了园内683棵老树。除此之外,还对原骆岗机场航站楼等16万平方米的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最大程度保留和保护了既有建筑,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在这里,城市建设馆前身是老航站楼;穹顶艺术中心前身是原机场维修库;演绎广场和多元演艺空间前身是原大机库广场;建国璞隐酒店前身是原机场宾馆……

园博会召开期间,不少游客都喜欢站在大机库门口自拍。“听说这之前是放飞机的地方,所以建筑的门又高又大,很是壮观。”很多游客表示很喜欢这些翻新的老建筑,崭新的外表下承载着人们对一个时代的回忆。

通过建筑复原、功能重建、场地更新、科技植入等手段,合肥园博园打造出一批可游、可逛、可打卡的地标集群,吸引游人驻足打卡。

精打细算 精心为民

如今的合肥园博犹如一块满载记忆的宝石镶嵌在骆岗公园。

荡秋千、跷跷板、蹦床……开园以来,星空体育乐园常常人气爆满,充满欢声笑语。

乐园的边缘处,坐落着一个外表形似城堡的建筑,很是不起眼。事实上,它是一座公厕,由飞机油桶改造而来。在它的不远处,平放于地面的圆柱体装饰也是由油桶改造而成。在充分利用原有材料,物尽其用的建设理念下,“油桶改公厕”成为本届园博会践行“节约园博”的缩影。

这样的案例处处可见。

在合肥园博小镇中心区域的建筑群上,打造了一片独特的屋顶“草坪”,该建筑群的种植屋面面积总计约为1300平方米,是合肥园博园最大的屋顶“草坪”。

“如此既养眼又节能环保。”中建四局六公司项目技术总工郭永刚表示,屋顶绿化景观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浑然天成,意在突出别致的意境美。更重要的是,屋顶绿化不仅能够增加整个园区的绿化覆盖率,美化环境,还可以节能降耗,对建筑物起到防水、保温、隔热的作用。更大意义上来说,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大气浮尘,净化空气。

精打细算之外,做好精心为民的服务。

本届园博会全园开放、不设围墙、不收门票,这在历届园博会中属于首次。

园博会结束后,合肥将全部保留38个城市展园、88个特色建筑,充分融入科创、文体、休闲、娱乐等元素,让家门口的园博园“永远有变化、永远不落幕”。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