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鱼式鳞片起源之谜得解

版次:07  2023年12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13年,《自然》报道了一条4.25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它具有典型盾皮鱼类膜质骨甲以及

2013年,《自然》报道了一条4.25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它具有典型盾皮鱼类膜质骨甲以及硬骨鱼式的颌骨,是堪与始祖鸟等相提并论的、介于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重要过渡化石。 10年后,《自然-通讯》近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朱敏院士领导的国际团队对初始全颌鱼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出硬骨鱼式的鳞片在全颌盾皮鱼类中已经起源,并为复原初始全颌鱼这条神奇古鱼从头至尾的完整面貌提供了科学证据。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崔心东介绍,根据新化石复原的全颌鱼身体形态粗短圆钝,全长约21厘米,身体最大高度约5厘米,鳞片覆盖部分长约11厘米,占身体总长度的52%。全颌鱼的身体两侧各有11行鳞片,侧线鳞大约在身体的中间位置。背腹两侧长有1个背鳍和1个臀鳍,鳍前有粗短的鳍棘,鳍表面覆盖鳞片。其中,臀鳍棘过去只在早期软骨鱼类——棘鱼类中发现过,它在全颌鱼中的发现表明其在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最近共同祖先之前就已经起源。

崔心东表示,对新化石的详细研究表明,全颌鱼的体侧鳞片大而薄,表面具脊状纹饰,可分为12种形态类型。其中有一类鳞片非常特殊,它们的整体形态与硬骨鱼标志性的菱形鳞片出奇一致——具备平行四边形的轮廓、突-窝关节、脊状纹饰、基部的龙骨突等整套硬骨鱼鳞片特征组合。组织学证据也表明,全颌鱼的鳞片和骨片不具备盾皮鱼类外骨骼典型的三层构造,反而与早期硬骨鱼类,如梦幻鬼鱼类似。

“这一结果首次将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的鳞片联系起来,也表明硬骨鱼类模式的鳞片比鲨鱼那样的软骨鱼类的典型楯鳞更为原始,后者是一种特化类型。” 朱幼安说。

他表示,这一新发现使得初始全颌鱼成为继奇迹秀山鱼、梦幻鬼鱼之后,又一个保存了从头至尾完整形态信息的志留纪有颌类,为零散保存的志留纪有颌类鳞片和棘刺标本的鉴定与分类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