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里的“带货达人”

版次:A06  2024年01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带货”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一个新词,它特指明星、网红、社会名人等通过网络媒体对某一商品进行助销,继而引发大范围流行、热销的现象或行为。不过,“带货”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古人早就在玩了,随便翻翻那些藏在史书里的典故,就能发现不少有温度的“带货达人”,他们不仅有着高超的“带货”技能,“目的”也远比现代人要来得单纯得多。

“洛阳纸贵”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则典故,最早出自《晋书·左思传》,说是晋代的左思写成《三都赋》之后,因被人竞相传颂、抄写,导致洛阳当地的纸张脱销,价格暴涨。表面上看,这是一则富有文化气息的历史典故,实则背后藏着一个“带货”的小故事:出生于儒学世家的左思,从小就勤奋好学,曾耗时10年完成了《三都赋》,可是这部被后人奉为经典的名篇,在刚写成时却无人问津。原因也很简单,这位左思同学在当时既无名气,也无人脉,加上口齿笨拙、不善于推销自己,自然没人关注他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皇甫谧,一个在文艺界威望极高的学者,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皇甫谧读了《三都赋》之后,大为赞赏,亲自为它作序,还向圈内同仁鼎力推荐。在他的力推之下,更多的人知道了《三都赋》,包括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张载、刘逵等人都先后为它作序或注释。就这样,在名人的“带货效应”及优秀的“宣传文案”(序)的帮助下,左思的《三都赋》名气越来越大,引得贵豪人家、文人骚客等竞相传写,以至于一度让洛阳的纸张都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

《东坡诗话》里记录了一则“卖扇还债”的典故,充分体现了大宋顶流、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带货”能力。话说东坡先生在杭州做官的时候,曾审过一则官司,一个卖绢扇的商人,因无力偿还拖欠绢商的2万文钱,被告到了衙门上,这事正好让苏东坡给碰到了。东坡问,为何不还债?扇商哭丧着脸说,不是不还,由于家中老父亲去世,办丧事等花光了积蓄,实在是有心无力。东坡又问,还有扇子么?扇商回答说还有20把。东坡笑道,你只管把扇子拿来,明天过来取钱就是了。扇商将信将疑地取了扇子交给东坡。当晚,东坡就着烛光,将这20把扇子全部题上了自己作的诗词,还配上了梅兰竹菊等插图。第二天一早,就将扇商与债主传了过来,对商人说,我为你还债的事,忙了大半夜,你现在就可以拿着这些扇子到街上叫卖,记住,1000文一把,不能多不能少,卖扇所得的钱,应该正好够你还债。

两人嘴上道谢,心里却在犯嘀咕——这事能成?谁知道刚走出府门,闻讯赶来的市民就将这些题有东坡居士诗画作品的扇子抢购一空,那些晚来一步的人,更是捶胸顿足,叹息不已。这件小事虽说是苏东坡一时兴起、随手而为之,却也从侧面证明了东坡先生的“带货”能力和号召力,比起现今那些拥有百万粉丝的大网红们,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巧合的是,一代“书圣”王羲之在离杭州不远的山阴县(今绍兴市)任职的时候,也曾即兴“带货”,以题字的方式,帮一个在桥上卖竹扇的老婆婆推销本来滞销的扇子。“书圣”带货的水平自然不同凡响,只是不轻易出手罢了。最终扇子全部以高价卖出,老人家大赚一笔,乐得眉开眼笑。本地人为了纪念王羲之的功劳,就将那座老婆婆卖扇的桥改称为“题扇桥”。

项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