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500年不变的浓浓“年味”

版次:03  2024年02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抬阁演出

本报记者 李钧 李严 摄影报道

年俗其实就是过年习俗,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过年的隆重,就在于它处在新旧的时间界点上,人们以喜悦、期盼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淮河流域是年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淮南的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寿县正阳关的抬阁表演就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年俗之一。

正阳关,古称“羊市”“羊石”,位于寿县城西南三十公里,自古以来,这里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贸繁荣之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繁荣的商贸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中最能体现正阳关民间艺术魅力、也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被誉为“沿淮民间艺术三绝”的“抬阁”“肘阁”和“穿心阁”。

人们最喜爱的年俗表演“抬阁”现在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过年必演出抬阁、群众也必看抬阁。史料记载,寿县正阳关抬阁、肘阁在明清时期从山西省、河南省经皖北地区,沿颍河流域传入寿阳(今寿县)正阳关,并在皖中、皖西地区的寿县和临泉县等地流传达500年之久。2008年6月7日,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经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寿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城,战国时期这里曾是楚国的都城,故在历史上有“楚都”之称。

寿县的正阳关镇是淮河、颍河与淠河三河的汇聚点。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年俗,也造就了抬阁、肘阁在正阳关的兴起。清朝时期,正阳关作为皖北商埠,商业辐辏于此,各类货物均取道长淮,经正阳关输送至皖西豫东各地;正阳关得水运之利,舟车四达、户口殷繁、帆船竞至、商贾沓来,被誉为“皖北秦淮”。在陆路交通尚未发达的封建社会时期,大部分物资流通和人口的流动主要依靠水路,正是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正阳关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人口的流动为年俗的变迁提供难得的载体,抬阁、肘阁正是借助这一有利因素流传于此。这里,年节社火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其中花鼓灯、“肘阁”“抬阁”等民间歌舞形式较为盛行。寿县正阳关每逢重大节日和庙会,都会有精彩纷呈的“抬阁”“肘阁”表演。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期间,正阳关一些民间艺人,为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便纷纷上演“抬阁”“肘阁”等民间文艺活动。每逢灯会,客商云集,客栈、旅店半个月前就被预订一空。

据介绍,“抬阁”,原名“抬歌”,历史久远。传入正阳关后,以其体量的大小和人物的多少,有大(6-8人抬)、中(4人抬)、小(2人抬)之分。大抬阁,一般由6-8个壮年抬着表演,如8个人的,6人抬,1人在前指挥,1人在后护卫。表演中“提脚似风,落脚稳如钟”,“前进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两目平视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不惊”。表演者身着彩衣,在乐队伴奏下缓缓而行。抬阁上5-7岁小演员按照不同人物造型化装后,按人物形象表演一些动作,常演的节目有:《群仙赴羊石》《荷花仙子》《朝天一炷香》《梁祝》《红线盗盒》等。“肘阁”是在“抬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穿心阁”是由两个青壮小伙身背铁件,高2-3米,用一根特制的竹竿(“穿心杆”)抬着一个小演员表演。小演员扮成戏剧舞台上的“七品芝麻官”“媒婆”等丑角。

据正阳关镇文旅站负责人介绍,正阳关年俗以民间艺术“抬阁”“肘阁”“穿心阁”为主要特色和支柱,种类齐全。表演时高低错落,别有天地。正阳关镇年俗保持了传统“抬阁”“肘图”“穿心阁”的艺术风格,至今未变,且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如《水泊娘娘镇四洲》《观音赐福》《群仙赴羊石》,表演者身穿蓝布偏衫,头戴沙弥黑帽等,这些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