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灯——锣鼓喧天看大戏

版次:A01  2024年02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李钧 李严 摄影报道

年俗是过年时人们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过节的文化气氛。

过年了,看一看战旗飞扬场面、瞧一瞧锣鼓喧天的大戏。这就是马戏灯。

在风景如画的焦岗湖边,锣鼓喧天、战马嘶鸣。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边舞边唱:“手举灯笼放豪光,送你红马归南方;手持灯杆颠一颠,送你青马归东边;手捧烛台四方方,送你黄马归中央……”这是花家湖马戏灯艺术团在表演。

在淮河流域,每逢过年,都会有一项大型的民俗表演叫马戏灯。过年看马戏灯成了当地的年俗。2008年,马戏灯被评定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戏灯,古称竹马灯、马灯舞、小马灯。起源于淮河流域的毛集实验区花家湖,该项目以战场摆兵布阵的场面为素材,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用竹篾和彩布扎制成道具马,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锣鼓伴奏,按照设计编排的阵式图登场表演。演员除了表演跑阵外还有战场厮杀,夹有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因该灯舞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整个场面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嘶鸣,凯歌高亢,气势磅礴,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上千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先后流传到淮河流域的潘集、寿县、怀远乃至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此灯舞既有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表现手法,又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戏灯在演出时,演员们将舞蹈动作与古战场上排兵布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它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高超的马戏灯技艺与多样的阵式让观众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马戏灯在传承过程中有很多用于表演的阵式图已经失传,好在老艺人们还在整理挖掘。该灯舞传说共有七十二阵,现挖掘整理了二十二阵。

据介绍,马戏灯起源于宋朝,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征战南唐时,巾帼英雄刘金定与其夫高琼出征助战,一举夺取南唐兵守护的寿唐关,为宋朝的建立立下战功,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每逢春节和春季庙会,便以马戏灯这一表演形式,再现当年排兵布阵的作战场面,以表达国运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在表演现场,一队身着战袍的人马,前有“先行官”开道,后有“元帅”压阵,迂回穿插,浩浩荡荡,宛如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上“沙场秋点兵”,蔚为壮观。演员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向观众们展现了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狂奔的古战争场面,展示了马戏灯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观看马戏灯是淮南的年俗,也是民间艺术,历经千年风雨不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50年代,艺人们曾组建马戏灯班子,在淮河两岸扎场演出,观众很多,风靡一时。2004年,在社区帮助下,组建了毛集实验区毛集镇花家湖社区民间艺术团,自筹资金购置服装、道具。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到各社区巡演。目前马戏灯非遗传承人有6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4人。

年俗是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