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乡镇的小街,供应着全镇人日常生活所需。大至摩托车、自行车及各种家用电器,小至针头线脑、吃喝穿戴之物,行立坐卧之具,无所不包,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那时,我常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坐在老家的大门口看宽阔的土路上,十里八村的乡里人形成人流往镇上涌。在乡下,准备年货是一年里最受重视的任务。一年忙到头,外出打工的人们也赶回来了,总要借着休息时间好好聚一番,享受团圆之乐。
这里是声音的洪流,广播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着闯进耳膜。拉铁门的声响,架起铁锅的吆喝,屋里的灯亮了,做生意的家伙被摆上了台面。这里是商品汇聚的海洋,商贩们把本来就不很宽敞的道路挤得更窄了。各种年货——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应有尽有,宽街两侧,摊挨着摊,摆了一里多地。猪、羊、鸡、鱼、鹅、鸭,活的、宰杀洗净的鲜货,年糕、冻豆腐全有,方便极了。有时选中了一只活鸡,手还没抓稳,大公鸡一个扑腾,就飞出老远,鸡毛扬了一地,惹得众人纷纷去帮助捉鸡。绚丽多彩的年画、楹联摊位,更是引人驻足,乡里人欣然地叫嚷着、指点着,挑选可心的画儿、对联、“门神”与彩挂。面对这一副副宽窄、大小不等的精制楹联,口中喊出精准的尺寸,卖画的便熟练地在悬挂得满满当当的画轴中挑出中意的几副来。
洗澡堂前挤满了人,往往是一家人开着三轮车全体出动。洗之前先在牛肉汤馆那儿吃上一碗热汤,或蹲或坐,就着水烙馍,氤氲的热气催生出满额头的辣乎劲。作为孩子,大多数则是央求着父母亲给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零食。
平整的水泥路两侧,挨挨挤挤地排列着众多小店。光看那名字,就别有韵味:“衣拉客”“花无缺”“转角遇到爱”“时光寄存铺”。街的两头那些老像章、小人书、白瓷缸固执地躺在那里……只要是熟人,相见的第一句话便是:年货准备得怎么样了?那种亲切友好,熟稔得就像是一家人。
腊月集就是乡亲们的“年”,大人、小孩,有钱没钱都爱往集上跑,有钱的买东西,没钱的饱眼福,就是在集上转一圈也觉得过瘾。
到了中午十二点甚至下午两三点,再看那返回的人流,就又是一番景致了:有母亲挎着竹篮在前面走,边蹦边跳的孩子在后面吹着泡泡糖玩;有穿着时尚羽绒袄的小媳妇迈着碎步,魁梧的丈夫肩扛手提地跟在后面;有儿子骑着自行车前面驮着一袋糯米面粉,后面载着老父亲,老父亲一路叮嘱着“慢些骑”“慢些骑”……
腊月赶集,迎面而来的是一场场热烈的气氛;赶腊月集,陶醉在乡音乡情的浓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