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印象里,故乡的元宵节,是一群孩子提着灯笼在月光下影影绰绰的身影,是扎花灯的吴篾匠眯缝着眼斫篾条的样子。
一吃过晚饭,各个路口陆续出现几个提着灯笼的孩子,很快聚到一起,不约而同地向村里的河坝走去,既害怕又激动,有一种冒险的兴奋,男孩一惊一乍地高声叫着,女孩叽叽咕咕谈笑。河坝是村里最显眼的建筑,也是我们平时玩耍的好地方,河坝中间是一座刚建不久的石桥,旁边有几棵大柳树,我们把灯笼挂在树上,月光灯光照得桥边如同白昼,我们在桥上继续着白天的游戏,跳房子、踢毽子、跳绳,喧闹声响彻夜空。
玩得累了,却不想回家睡觉,坐在桥上,看月色如水,灯笼的微光照着微澜河水,整个夜色朦胧得像仙境,我们的心早已飞出这尘世之外,尽情想象着一些遥远的神秘,无法描述,但在心里隐现着。
不知谁说了句:“你们想听鬼故事吗?”还没听到应答,刘家的小玉神神秘秘地说起来。听着听着,我有点害怕了,心咚咚跳。回家的路上,隔壁的小明子突然窜到我身后,大喊一声:“鬼来啦!”我吓得飞跑起来,灯笼左摇右摆,晃动得厉害,“呼”的一声烧起来了,引来一片笑声。
灯笼烧坏了,回到家不敢告诉父母,却仍被母亲发现了。她说:“没事没事,明天让吴师傅帮你再扎一个。”吴师傅是个篾匠,平时主要做竹篮、竹匾、簸箕这类家用工具营生,正月里,闲了下来,就帮村里的孩子扎灯笼。
他扎灯笼的时候,我们经常跑去看,一看就是半天。他总是先泡一壶茶,慢慢悠悠地拿起篾刀,眯缝着眼,割削着木料、竹子,发出轻快柔驯的细细声响。竹条服从他的意志,在他手里,旋出一条条难以描画的弧线,一个个逼真的灯笼就慢慢成型了,茶喝完了,一个灯笼也做好了。看着看着,有的孩子学会了,在家捣鼓半天,做是做出来了,和吴篾匠做的相比,还是差点意思,不是兔子灯笼的背有点驼,就是小鸡灯笼的脖子有点粗,我们看了都忍俊不禁。
河坝石桥如今都不在了,伙伴们也各奔东西,但蓦然回首,那时的影像还在灯火月明中闪耀着亮丽的光泽,灯光月影依旧鲜活,人声竹声并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