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闹元宵

版次:A06  2024年02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闹”可谓是元宵节与其他传统节庆日最大的不同点。春节是团聚、清明是祭祖、端午是缅怀,七夕是祈福、中秋是团圆,而元宵节却是热闹。在人们的心目中,元宵节这一天尤其是这一天的夜晚,就是用来“闹”的。所以在民间过元宵节素有“闹元宵”的说词。

公元610年,隋王朝在东都洛阳的端门街,进行了一次带有宣传式的庆祝正月十五的艺术表演大会,表演节目包括舞台戏剧和杂技。此前这些节目是专供皇室贵族们欣赏的,比如从汉朝就开始流传的鱼龙舞戏,舞者要在比目鱼、八哥鸟之间不断变幻形象,舞戏兼有魔术、杂技以及群舞的特点。

会场的周长大约五千步,吹奏乐器的声音响彻城市的天空。表演的群众包括了东都的外籍人士以及东都各阶层、不分男女老幼的普通百姓。

在农业社会里,从罢黜百家后形成的礼法制度,一直没有适合所有人共同参加的群众性盛会,唯独此刻,所有人可以无障碍地观看各种表演,欢聚在一起。

这场“大业六年”元宵盛会,对于我国的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包括城市文明中的“向大众提供欢娱”的精神。610年的元宵庆典,从此拉开了中国人元宵节庆祝活动的序幕。

公元713年2月7日,李隆基为了弥补前一年登基时未进行元宵节庆祝活动和登基庆典的遗憾,特别补办了一场“灯光嘉年华会”。他下令打开长安的所有城门,燃放花灯。随后,元宵节开始燃放花灯(即有固定后悬挂的观赏花灯,也有飘到空中的燃放花灯)。元宵节的庆典活动一般在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天黑就开始,天亮就散去。

到了宋朝,我国的城市文明有了进一步发展。城市中不论少女还是老妪,都可以出门观赏花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写其中某人的一段故事,“去年此时,花灯夜市如同白昼,月儿刚爬上梢头,我就来到约定的地点等你;今年又到花灯夜市,你己不见,我眼眶微湿,只能用袖口擦拭。”

辛弃疾则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对元宵节的盛景进行了描述:“烟花在带着湿气的空气中燃放,落下的灰烬随风而动,如同星儿坠落;风萧的声音不绝于耳,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下,鱼龙舞者从黄昏开始舞动,直到黎明才收歇散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元宵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涵盖了丰富的文化符号。热热闹闹的欢聚、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正月十五闹元宵”,既是新年庆祝活动的一个高潮,又寓意着新年已经度过,生活开始恢复正常。

钱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