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钧 苏国义
古老的淮南大地,历史上发生过诸多重大事件,涌现过诸多英雄豪杰,演绎过诸多慷慨悲歌!有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所产生的遗迹,至今仍然存在,昭示着淮南曾经拥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淮南“五古”——古生物化石群、淝水之战古战场、古寿州窑遗址、古墓群和茅仙古洞,就是这些遗迹中的代表。
在淮南大地上的古墓群中,春申君黄歇墓就是其中之一。
春申君陵园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陵园背山面水,北靠八公山山脉的赖山,南邻瓦埠湖,距李郢孜镇政府西50米,其封土高19米,底径87米,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1979年10月,安徽省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考察,1992年谢家集区政府为黄歇墓立了碑,2000年动工兴建“春申君陵园”,同时正式对外开放。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 其中前三位都是王室子弟,不是国君的弟弟,就是国君的叔叔,只有春申君黄歇是个例外。
根据史书记载,春申君黄歇是楚国人,他既不是楚国王室子弟,也不是贵族,他是出身于平民的士大夫阶层。黄歇被封君,并且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这在战国时期,算是独一无二的。
秦国秦昭襄王时期,秦王吞并六国的野心与日俱增,他派大将白起攻打韩、魏两国。白起在华阳大败韩、魏联军,生擒魏将芒卯。韩、魏向秦俯首称臣,并助秦伐楚。公元前273年,白起率三国大军,攻入楚国,一路上势如破竹,逼近楚国都城郢,楚顷襄王措手不及,只得仓皇出逃,把国都迁到陈县。此时黄歇正出使秦国,他在咸阳听到这些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秦国一向看轻楚顷襄王,这次大动兵戈,肯定是要灭掉楚国。他立即上书给秦王,陈述弊端。
黄歇在信说:“秦、楚是当今两个大国,大王伐楚,无疑是两虎相争,各有所伤。其他五国犹如恶犬,正等着坐收渔人之利。依我看,大王即使要灭六国,也不要从楚国开始。大王不如与楚交好,这样既避免了恶战,又提高了威信。在其他几国看来,您的德行足以同三王五帝相提并论。况且,从历史上看,只顾一时攻杀夺取的君王,都很难有好下场。吴王夫差当年伐齐大胜,夺得中原霸主,但不久就被越王趁虚而入,兵败命丧,晋国的智伯也是贪图小利而攻打赵国,结果被韩、魏击杀在榆次。为大王考虑,不要只顾伐楚,而助长韩魏的气焰,留下后患。诗经上说:‘大军不宜长途跋涉,去攻打远方的国家。’楚国远离秦国,应该友好相处,韩、魏是秦国的近邻,那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呢。大王不该轻信危险的敌人,攻打可靠的朋友。大王一旦与楚修好,从东到西都是您的地盘了,这样定能割断其他各国的联系,分而治之,各个击破。这样,您的统一大业,还愁不能实现吗?”秦昭王读完不由拍案叫好,当即下令白起停止进攻,遣散韩、魏两国军队。
就这样,秦楚两国就算是讲和结盟了。虽然秦国答应了结盟,但条件是要楚国派太子来秦国做人质,楚王当时也是没有办法,于是就答应了。所以,随后黄歇又跟着楚国太子一起在秦国做人质,一住就是16年。有一天,楚使臣朱英出访秦国,带来了楚顷襄王病重不久人世的消息。黄歇太了解楚国了,如果太子不赶快回国,只要楚顷襄王一死,楚国的那三大家族就会趁机立别人做国君,通过拥立国君这个机会来达到三大家族再次控制楚国的目的。
黄歇听后立即与太子商议:“大王病危,太子若不能及时赶回,万一大王有个三长两短,王位落入哪位公子手里还真说不定。请太子设法火速回国!”太子也急了,让黄歇快想办法。于是,黄歇拜访秦国丞相范睢,开门见山地说:“楚太子久居秦国,与秦国将相关系都很好。如今楚王病危,如能让太子继位,那对秦国一定有利。如果秦国不放太子回去,太子不过是个布衣百姓罢了,那么秦国留着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范睢听后连连点头,就把黄歇的话转告秦王。
但结果没有想到,秦昭襄王拒绝了,不同意。
因为什么?因为秦国也很了解楚国。秦昭襄王清楚地知道,现在扣住楚国太子,楚国国内将来会发生什么。秦昭襄王就是给楚国三大家族这个机会,让三大家族去拥立一个受他们操纵的小孩子来做国君。楚国随后就会发生三大家族为了争权夺利,最后把楚国搞得走回被各大家族割据的老路,这个结果对秦国来说是最有利的。
黄歇得知后,私下对太子说:“秦王不放太子,以便趁机勒索楚国,弄不好,太子要终生留在秦国了。”太子听后,下跪请求黄歇救他回国。黄歇得知第二天朱英要回国了,就让太子混在使者的队伍中,逃回国去。
太子让黄歇一起走,黄歇冒死留在秦国,掩护太子回国。临行时,太子哭着对黄歇说:“我若做了楚王,楚国由我们共管。”就这样,太子装成朱英的马夫,混出了函谷关。
不久,秦王催黄歇回国打探楚王病情,黄歇假称太子有病,无人照顾,等太子好些了再走不迟。又拖了半个多月,黄歇估计太子快到楚国了,就去向秦王自首,说明了真相。秦王大怒,要杀黄歇。丞相范雎劝阻秦王:“杀了黄歇也抓不回太子,这样岂不白白与楚结仇断交。不如卖个人情给黄歇,重赏后让他回去。楚太子继位后,黄歇必为相,到那时楚国君臣都要感谢秦国,为秦国办事,这有什么不好呢?”秦王同意了范睢的意见,黄歇安全地回到了楚国。
黄歇回国不久,楚顷襄王病逝,太子继位,为考烈王。新楚王提拨黄歇为相国,封他为春申君。从此,楚国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名,被称为战国四君子。春申君掌握楚国大权后,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为相四年时,秦国消灭了赵国四十万大军,重重包围了邯郸,多亏春申君及时救助,赵国才免于灭亡。春申君为相八年时,楚军北伐,灭了鲁国,于是他任用著名学者荀卿做了兰陵令,治理那里的国土。这期间,春申君抓紧修举政法,训练军队,很快又使楚国强大起来。
即便如此,随后几年内,三晋还是遭到秦国的疯狂进攻,韩赵魏实力进一步衰退。
由于害怕秦国,楚考烈王十年迁都钜阳,即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主张亲秦附秦的黄歇也开始害怕秦国进攻楚国了。于是公元前241年,黄歇组织了东方六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结果还是被秦军大败。
迁都钜阳也没能给考烈王安全感,12年后,即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本来就担心会被秦国暴打,现在合纵攻秦又遭到失败,楚考烈王干脆将都城迁往离秦国更远的寿春。于是,寿春成了楚国第7个国都,也是最后一个国都。
在春申君巅峰时期,黄歇家富可敌国,因为当时楚考烈王对春申君特别的倚重,就发生了一件移花接木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楚考烈王的身体有问题,一直都没有孩子,春申君非常得着急,于是就给楚考烈王送了好多美女,可就是生不出孩子来。
当时春申君有个门客叫李园,这个李园,为了巴结春申君,就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做小妾,结果没有想到后来让楚考烈王给看上了,于是春申君就把这个小妾送给了楚考烈王。这个小妾跟了楚考烈王后不久就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楚幽王。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这个小孩就做了楚国的国君,这就是楚幽王。
楚幽王上台后,那位春申君的门客,也就是楚幽王的舅舅李园控制了楚国的大权。李园随即就在王宫里派人刺杀了春申君黄歇,跟着就灭了春申君的满门。
春申君黄歇被杀后,就被安葬在了寿春城外,也就是现在的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