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安置将梦想照进现实

版次:05  2024年03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万 翔

解决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问题是实事,也是难事,地方政府用改革思维破解群众搬迁安置难题,有担当,也有办法。2022年8月,我市潘集区在全市率先实施房券安置工作试点,出台了《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推进房券安置实施办法》,鼓励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群众在潘集城区购买商品房,享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功能和物业服务。按照《办法》,潘集区住建局建立了“房源超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提供现房或6个月内具备交房条件的商品房方可入驻其中。目前,已有9个商品房楼盘提供730套房源,供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群众选择。自房券安置工作开展以来,潘集区实施了契税减免、物业费补贴、购房优惠等优惠政策。目前,潘集区已有芦集镇、潘集镇等近300户搬迁群众成功选房并装修入住。

“房券安置”虽非潘集区首创,但该区在这项工作上下的功夫值得点赞。工作推行之前,潘集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行了近一年的调研、论证,在全区开展了全覆盖摸底调查,深入群众、房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将其作为“房券安置”模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房券安置”绝非房券一发了之、房子随便选择了之,而是讲究缩短安置周期、居住品质和生活配套,把符合条件的房子纳入“房源超市”。楼市项目必须具备相关交房条件才能进入“房源超市”,选项中现房很多,而安置又采取“嫁接+共享”模式,该区携手市级优质教育、医疗单位和企业,为安置居民引入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全力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同时对安置居民进行相应的减免契税、补贴物业费等惠民关爱,将安置工程做成“安心工程”“舒心工程”“暖心工程”,自然会受到群众欢迎。由此可见,谋划发展、服务群众只有心中时时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把准工作发力的方向。与此同时,通过科学、严密、周全的谋划考量,付诸脚踏实地、高效推进的努力,才能最终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称赞。

在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暖心”的“房券安置”还有另一种重要意义。它不仅顺应城市化进程要求,推进人口向城市集中,促进社会资源集约共享,提升城市集聚度、活跃度,同时促进了住房需求的释放,推动了房地产项目的成交去化,对于调整市场供求关系、刺激楼市消费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暖心”工程不仅暖了百姓心,又助力增强消费市场信心,凝聚进取之心、发展之力,努力绘就“同心圆”,着力创造“幸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