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才 绝代奇书——刘安与《淮南子》

版次:A02  2024年03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3月21日A2版)

(二)版本源流

《淮南子》有二十一卷本和二十八卷本之别。二十一卷本见于《汉书·艺文志》:“淮南内二十一篇,王安。”《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相同。淮南王在《要略》中说“故著二十篇”,当不含序言性质的《要略》。以后的《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历代正史,都有二十一卷版本的记录。

1.二十一卷本

《淮南子》二十一卷本流传久远,目前传世最早的是北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陈广忠校点的《淮南子》,底本就是北宋本,这是第一次出版精校本。此书底本为《四部丛刊·子部》所收上海涵芬楼影印刘泖生影写北宋本。端识题写“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正文前载有“淮南鸿烈解叙”。虽未署名,实为高诱所作。其中十九篇题写《淮南鸿烈解》卷第X。其中《缪称训》《要略》两卷,分别题写“淮南鸿烈间诂第十”“淮南鸿烈间诂第二十一”字样。这就说明,北宋本是许慎、高诱两家注本相掺而成。

宋代学者苏颂曾在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调升国史馆集贤院校理,任职九年。经过他校定的《淮南子》,共得高注十三篇,许注八篇。《淮南子》原文二十余万言,今存宋本仅有131300多字,就是说,残失了八万多字。

明代《淮南子》二十一卷本则较多。编辑较早的有明刊花口九行本,前除有高诱叙文外,又有《淮南总评》一文。本书收入明代归有光所编《诸子汇函》中。实际刊刻于归有光早已过世的天启六年(1626年)。

其次还有明万历八年茅一桂刻本,成书于1580年。收入《广汉魏丛书》(1791年)、《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之中。其书系列尚有(明)茅坤批评本、明末闵氏刊朱黄套印本;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汪一鸾本;明崇祯间姚江张烒如刻本,有著、注、评、搉、订等体例。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江苏武进庄逵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勘定的《淮南子》二十一卷本。庄本影响很大。后代许多丛书如《四部备要》《子书二十五种汇函》《二十二子》《诸子集成》《子书四十八种》《十子全书》等,都有收入。

2.二十八卷本

《淮南子》二十八卷本,目前所知最早的为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官刻《正统道藏》本。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以涵芬楼影印本《道藏》为底本,重新影印出版。《淮南子》收入《道藏·太清部》836册至867册。清代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二十二》中说:“余未得见宋本,所见诸本,惟道藏本为优。”而他所用力校勘者,实际上是《道藏》本的翻刻本。

《道藏》本翻刻的较多,如明万历叶近山刻本,1581年刊刻;明万历刘氏安正堂刻本,1593年刊刻;明王元宾刻本;明江夏刘绩补注、明弘治王溥校刊,1501年刻本;明嘉靖九年(1530年)王蓥刻本;明万历临川朱东光刻中都四子本;明嘉靖吴仲刻本;明刘莲台刊小字本;清嘉庆所刻《道藏辑要》本等。

在诸多《淮南子》二十八卷本中,以刘绩补注本和朱东光中都四子本为最佳。黄山书社2012年12月出版了陈广忠校点的刘绩补注本《淮南鸿烈解》。刘绩是明代著名学者,江夏芦泉(今武汉市江夏区)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官至镇江知府。刘绩学识渊博,精于考据,著述宏富。

刘绩补注本《淮南鸿烈解》,成书于明孝宗弘治辛酉(1501年)。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二中说:“余未得见宋本,所见诸本中,唯《道藏》本为优,明刘绩本次之,其余各本,皆出二本之下。”

刘绩补注本的跋文中说:“据他书补数千字,改正数百字,删去百字。难释者,草草数语释之。”

3.节本

《淮南子》的节本选取精华,加以点校,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初唐魏徵、褚遂良等编《群书治要》,节录《淮南子》的主要有《原道》《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氾论》《诠言》《说山》《人间》《泰族》等有关篇章的内容。

明代归有光等辑有《淮南子》七卷,收入《诸子汇函》本之中。每卷卷末附有评语,分析段落气势及大旨。

明代张榜芟辑有《淮南鸿烈辑略》,每篇摘选数段,书眉及篇末,各缀有评语。

明代江宁焦竑注释《淮南子》二卷,存于注释《九子全书》之中。

中华书局2016年11月出版,陈广忠译注的《中华经典藏书·淮南子》,精选原文,注释准确,标示音读,并加以翻译,这是目前广为流行的节本。

(三)嘉言妙义

《淮南子》行世以后,首先给以其评论的,则是东汉学者高诱的《淮南鸿烈解·叙》: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

高诱之“叙”,第一次对《淮南子》的主旨、特点、价值,作了切合实际的评价。其中暗含了对世俗社会因人废言、因言废人的做法的否定和批评,显示了学者的远见和明察。

盛唐时期史论家刘知己在名著《史通·自叙》中这样评价说:惜汉世刘安著书,号曰《淮南子》。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上自太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数家,无遗力矣。

刘知己不愧是史家之英,他独具慧眼,认为《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发前人之所未发,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语。

南宋高似孙《子略》中写道:少爱读《楚辞》“淮南小山”篇,耸峻瑰磊,他人制作不可企攀者。

又慕其《离骚》有《传》,窈窕多思,致每曰:“淮南,天下奇才也!”

淮南王之书,吸取屈原、列子、庄子、吕不韦、董仲舒诸家之长,熔雄奇、旷达、宏论于一炉,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奇才”!

明际嘉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在《读书后·读淮南子》中也说:淮南王之才甚高,其笔甚劲,是以能成一家之言。盖自先秦以后之文,未有过《淮南子》者也。

淮南王的《淮南子》,代表了汉代政论文中韵、散文结合的最高水平,气魄宏大,立意高远,王氏赞其“成一家之言”,“先秦”之后二千年来为“文”者,未有超过《淮南子》的。

清代词人谭献《复堂类稿》中说:《淮南子》为九流之铃钥。欲求百家之学者,当以此权舆。

“九流”,《汉书·艺文志》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共九家。“权舆”,出自《诗·秦风·权舆》:“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朱熹《诗集传》:“权舆,始也。”权舆,即开始之义。谭献认为,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应当从《淮南子》开始。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淮南子》中这样评论:《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当代学者刘文典在所著《淮南鸿烈集解·序》中这样赞道:淮南王书博极古今,总统仁义,牢笼天地,弹压山川,诚眇义之渊丛,嘉言之林府,太史公所谓“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者也。

而胡适在为刘文典所作的《淮南鸿烈解·序言》中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对历史人物及学术评价,不可能千人一面、千部一腔。除了赞扬、肯定的评价之外,尚有贬损、非议之词。

当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不成一家之言。

当代思想史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也说:这部杂家之言,间有儒者六艺与法家术势诸说,而主要篇幅则为阴阳五行家与老庄道家的混血种。

诸多学者,左右文坛,叱咤风云。其言是欤?非欤?大浪淘沙,时代早有公论。在漫长的“独尊儒术”的中国文化史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在,污水已经擦去,迷雾已经剥开,恢复了《淮南子》的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无比璀璨、光彩夺目的世界,它将理所应当地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树立起一座挺拔的丰碑。(完)

陈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