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自农耕开始,我们的先民就有对节气时令的观察与总结。只是为何直到《淮南子》才有了对二十四节气的最完备、最详尽的记述?对此,寿县一中高一(30)班的全体同学自发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初始探究。
方鑫宇 张有余
一、二十四节气早期的起源与发展
观察天文: 在战国末期甚至以后创作的《尚书·尧典》一书中记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之言。即“黄昏之时,南方朱雀七宿出现在天空正中,根据这种情况来确定仲春时节。根据白昼最长,黄昏时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夏至的节气。黄昏时北方玄武七宿的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根据这种天象来确定秋分的节气。根据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西方白虎七宿的昴星出现在正南方,来确认冬至的节气。”此中“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分别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也就是说据《尚书·尧典》一书所载,至少在上古时期圣王帝尧施政期间,古人就已会系统地用四仲中星标示出四季时间点。据现代科学数据逆推,这种星象可推到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说约四千年前的我国古代已经很可能孕育出类似于二十四节气的俗例或历法以区分四季。
观察日影:古人在长时间的观察日影的活动中识别出了每年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期,并可能由此推出关于冬夏至、春秋分的确切日期和每年节气变化的规律。由1965年在江苏仪征汉墓中发掘的迄今为止最早的圭表: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由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的仪征铜圭表可知,古人至少在殷商后期就已发明了圭表并将其用来判断节气(圭表通过测量太阳影子的长度来确定时间,以制定历法、进行天文观测,不同于日晷测量具体时刻)。春秋鲁僖公时期就有“日南至”,也就是冬至日的观测,以圭表定冬至夏至也已成为历法工作的重要手段。
文字挖掘:一些甲骨文就很有可能是用来记录节气的。譬如“夏”字,有不少学者就认为甲骨文中已有其字形。“至”一字在文字发展中变化则很大,很难看出其最初模样。但是学者经研究推测“至”的本意可能是到达。于是“夏至”一词原初的含义也便就是“夏天到了”,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夏至”这一节气意义一致了。
现实因素推动:由于仅靠二分二至日指导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现实因素,传说少皞氏设立四个鸟官“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以候鸟迁徙来辨别分至启闭(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二分二至上加了四个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八气”。不过这仅仅是传说,要说切实的记载则要推到《春秋左传》中的“分至启闭”。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以前“八气”就已诞生,并能确定下来春夏秋冬四季的范围(以立为始),但天文学上以二分二至为四季伊始,更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变化等差异。在此之后,虽然“八气”已经可以划分四季,但是每段之间隔有45天之久,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而新的节气又慢慢出现。由于当时列国纷争的大社会背景,各国用历标新立异,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总结经验、凝结智慧,创制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节气。如《夏小正》中记“启蛰”一词;《楚辞》中有“霜降”“白露”之说;《吕氏春秋》中“蛰虫始振、始雨水、小暑、溽暑、霜始降”;《管子·幼官圆》里中更是记载了三十多种节气。
总结:在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中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根据农业生产的经验凝结出了多元化的节气历法,为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做了十分完备的准备,具有奠基作用。
二、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中的历史偶然性
刘安出生于公元前179年,他是一名逆境中的成才者,在他六岁时,父亲刘长因谋反罪而被夺去封爵,并死于流放的路上。突如其来的家境变故,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也许正是这样的落差影响到他的人生走向,使他少了王室子弟养尊处优的生活,多了读书学习的选择。
可以想见,其父身负谋反大罪,对家庭的影响无疑是毁灭性的,庭前由车水马龙而至门可罗雀,一门孤弱饱受冷眼与排斥,那份辛酸自不待言。好在汉文帝还念兄弟情谊,为刘安兄弟加封侯爵享有朝廷优渥的俸禄,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而小小年纪身为列侯,也正是发奋图强、接受教育的好时机。
《史记》称他为人好读书鼓。潜心于读书,使他得以涉猎广泛,先秦诸子的治国理论,秦朝亡国的历史教训,西汉初年的治理实践等等,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醉心于鼓琴,通过指尖与琴弦的对话,可以排遣心中的孤闷,也培养了良好的兴趣爱好,增添了个人修养,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人生发展。因此有识之土纷纷前来归附他的门下,宾客方术之士达数千人。
就人物性格来看,刘安与父亲刘长形成鲜明反差。淮南厉王刘长率性妄为,喜欢招摇过市,不仅在淮南国模仿汉文帝的派头,甚至在长安城也不知收敛,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刘安主张无为而治,修德率下,以自己的行为树立表率,倡导以德服众。他的驭下之术体现了道德教化与法律秩序相结合的特点。他所治下的淮南国,虽然国土面积有限,却积累了丰厚的财富,给百姓带来许多实惠。
《史记·平准书》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者候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耻辱焉。”这正是汉初文景之治下的盛世景象,也反映了刘安治理下淮南国的社会景观。刘安的做法是汉初所奉行的治国策略的具体化,淮南国的治理成效,也为他著书立说埋下了实践的种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家家户户都有喝豆浆的习惯,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后入乡随俗,每天早上也要喝上一碗豆浆。刘安喜欢炼丹,有一次他看得入迷,手中的豆浆洒到石膏上,石膏不见了,却出现了一块白色滑嫩的东西,这就是豆腐。相传,他将鸡蛋去汁,取暖燃烧产生热气,使蛋壳浮升。如果将蛋壳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热气球,那么刘安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热气球实验的人了。修道炼丹,科学实验,正是这些经历,使他成为了诸侯王中最有探索精神的一人,而二十四节气,便是他在天文学上的探索成果。
刘安出生于黄老思想备受尊崇的时代,他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治理淮南国的生涯中,体恤民力,增进人民福祉,备受人民爱戴。黄老思想中强调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了刘安朴素的自然唯物主义哲学。对自然规律的追求和对人民生活的密切关注相结合,也在无意之间催生了他在《淮南子》中记录下完善后的二十四节气的想法。
这些因素都为刘安在后来在《淮南子》中完整地记录二十四节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刘安主观因素起到的重要作用来看,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一书中具有偶然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