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鑫宇 张有余
(上接3月28日A2版)
三、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中的历史必然性
西汉前期推动二十四节气被完整记录在《淮南子》中的因素:
(一)政治稳定及其促进作用
在西汉初期,由于秦朝的极端中央集权政策和施行暴政、反秦起义的爆发、楚汉之争等因素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使得汉初国家的政治内外部压力巨大。再加上统治集团主要由社会的下层成员组成,他们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以至于统治阶层非常重视民生。
汉承秦制,重用外戚,士人新兴,政府稳定。于是开“布衣将相”之局,行“与民休息”之道,采“黄老无为”之计,施“重农抑商”之策,以恢复经济,缓和社会矛盾。西汉早期这种重视民生的政治状况极大地稳定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使得社会主要矛盾趋缓。但西汉初的政治制度仍保留着分封色彩,即施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在汉廷政治问题中尤为突出。及至汉文帝时期,郡国并行制巩固政权的作用已可忽略不计,封国越来越强大的实力足以使其同朝廷分庭抗礼,诸侯王势力与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名臣贾谊主张削藩。等到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极力推行削藩,导致吴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平叛,强化了中央集权,这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和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的稳定,使得农业生产在这一经济凋敝的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为二十四节气的完整“出版”奠定了根本基础。
(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主要是恢复和缓慢发展。西汉初期汉高帝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重农抑商,减少赋税,以解决政权建立初期濒临崩溃的经济状况。同时统治者也重视农业的发展,譬如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实施“入粟拜爵”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最终经过文景之治的苦心经营,直至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已慢慢恢复发展起来。不仅是农业,手工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向前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共同为节气历法的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并为刘安系统性地编撰一部学派广泛、涉及学科种类多、思想多样、实用性强的哲学著作提供了适应的经济基础。
(三)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
思想指导实践,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决定的。在秦始皇“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文化专制决策下,昔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的现象昙花一现,法家严厉刑法的思想成为社会意识主流。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意保留了农书,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得以保留并接续传承。及至汉朝,统治者受于当时大社会背景影响也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再加上“黄老无为”思想的官方思想地位的确立,使整个社会思想领域呈现统一形势。因此,在这种重视农业发展而又没有其他思想学说干扰社会生产秩序的社会秩序重建时期,自远古时期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得以被集中记录、归纳总结起来。这也是二十四节气被完整地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事生产活动中,农民根据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粗略总结季节变化和作物收获规律,在经历了春秋战国这一古代社会的大变革的转型时期,生产工具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程中,社会分工更加明确,社会经济更加活跃,货币流通更加普遍。这些因素促进了粮食需求量的提高,进而推动农事活动增多、生产技术发展、天文历法完善等等。总之,经历了这一转型阶段,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二十四节气的实践、完善和系统的总结,最终二十四节气的经验总结汇聚在了《淮南子》这本书中。
对于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中历史必然性的总结:
从早期节气的起源和西汉初期社会背景的推动作用可看出,二十四节气最初被完整地记录在《淮南子》一书中有其历史必然性。无论是早期节气起源的奠基还是西汉初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进步等因素对其的推动作用,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节气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地步,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种社会条件都已经集齐。是故二十四节气被刘安完整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之中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四、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中的历史偶然性与历史必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上述论述当中,重建社会秩序的大社会背景下的刘安,因其家世、性格、经历和“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在探索欲的驱使下,他研发出了冠绝古今的历法之大成者——二十四节气。这是历史的偶然,但也是历史的必然。这看似矛盾,但当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透过表象去观察其中的矛盾普遍性,再加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分析就可得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存在和客观存在揭示出对于刘安个人的主观使然而造就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是偶然,但在那个大的历史条件下,在那个早已厚积未能薄发的时代里,二十四节气顺应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出现已是必然存在的不争事实。所以说,二十四节气被记录在《淮南子》中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统一的,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结晶。
(课题研究人: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高一(30)班 指导老师: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