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句话,越品越有味道。
1 从容,是一种姿态
《增广贤文》里讲:“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在世,总会遭遇各种误会和不解。面对无端的诽谤,回应得越多,事情可能越复杂。懂你的人不用解释,不懂的人更不必解释。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无视讥谤,是放过别人的修为,也是成全自己的智慧。
2005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引起争议。
一位译者公然对杨绛发起挑衅,指责杨绛的译本中词句不准确,删减了重要情节,比他的译本少了11万字。这位译者竟然还说:“我现在是拿它当翻译课的反面教材,避免学生再犯这种错误。”此话一出,舆论哗然。
杨绛的朋友们非常气愤,想要为她打抱不平,杨绛却淡淡地劝他们平息怒火。随后,她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声明,感谢这位译者的指点。
杨绛始终不急不躁,从容平和,从不作过多解释。后来,大家才知道杨绛使用了“点烦”翻译法,语义更贴合原著,行文也更简洁精辟。
允许争议,放过刁难,不是认输,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强大。
讥讽也好、误解也罢,不如都随它去。无论何种境地,你只管从容地做好自己,因为时间会给出答案。
2 豁达,是一种成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有的人饱尝世态炎凉,有人始终怀才不遇。
抱怨世事的人,容易被情绪遮蔽双眼,迷失在不甘与忿懑中。不抱怨的人,在挫折中成长,在苦难中拼搏,搏取无悔人生。
最终取得成就的,始终是那些知晓人间苦、接纳人间苦、苦中作乐亦觉其乐无穷的人。
唐朝的布衣宰相马周,幼年时成为孤儿,贫苦无依。乡亲们嫌贫爱富,言语中无不带着轻蔑,让马周小小年纪尝遍人间冷漠。
长大后的马周时常怨天尤人,抱怨天道不公,抱怨怀才不遇,每日喝得酩酊大醉,被邻里唤作“醉马周”。
武德年间,马周获得了一个担任官府教员的机会,但他却抱怨大材小用,依旧日日醉酒,无心工作。刺史斥责他:“恃才傲物,心比天高”。马周被一番痛骂后幡然悔悟,他不再将自己的遭遇归因于无常的世事。他发现原来自己的抱怨,就是造成事事不顺的原因。
辞官后的马周潜心学习,踏实做事。马周31岁时,通过中郎将常何的引荐,成为监察御史,后官拜宰辅,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
《荀子·荣辱》中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无能的人,在遇到挫折坎坷时,只会怨天尤人,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真心付出,又是否付出了所有努力;而真正的强者,从不将精力用在抱怨命运的无常,他们会接纳人生的不完美,披荆斩棘,一路勇往直前。
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学会接纳生活的不完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多一份豁达,少一份执拗,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
3 超越,是一种格局
1980年后,杨绛一家的生活逐渐安稳,工作和创作也都有了成绩。然而,一家人的身体状况却走了下坡路。
杨绛有冠心病;丈夫钱钟书患气喘、肾病;女儿钱瑗肺癌转脊椎癌,发现时已是末期。
钱钟书住院后,杨绛每天为他送饭送汤,后来钱瑗也住进医院,三人分居三处,杨绛勉力支撑。
缠绵病榻两年后,钱瑗和钱钟书接连病逝。至亲的离世对杨绛是巨大的打击,但她明白“悲痛是不能对抗的”。
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在一遍遍阅读中,苏格拉底从容就义前对生死话题的哲思治愈了她,“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杨绛着手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和笔记。“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我压根儿不能逃走,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她说。
在忙碌充实的生活中,杨绛从容地打扫着“人间战场”。
很多朋友担心她承受不住,赶过去探望她。但当她们为杨绛的悲惨遭遇哀痛时,杨绛却没有跟着哭泣,还反过来安慰她们:“我都挺过来了,你们还这样哀伤?往深处想,痛苦的担子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面对挫折,人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畏惧,第二层是不惧,第三层就是超越。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撞头、不断清醒,然后不断突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认清自己,成就自己。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