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寿县正阳关镇是一座千年古镇,该镇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扼守淮、颍、淠三水咽喉,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当地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因水兴镇,至今这里依然留存大量与水相关的历史遗迹,其中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水寺遗址”就是典型代表。
正阳关迎水寺遗址紧挨淮河,史料记载其建于清朝,当下,遗址上的庙宇已完全损毁,但其由石条夯砌而成的基座依然高高耸立在淮河岸边。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对该寺遗址进行了探访。走近遗址,目测整个基座有两人多高,夯砌基座的条石有一人多长,巨大而厚重,宛若“巨石阵”。基座上部面积比一般小广场还要大,临河一角竖有灯塔,是这段曲折航道的重要航标。
对正阳关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退休教师汪洋介绍,迎水寺是宗教场所,更是水利工程。这座寺庙迎着在此拐弯的淮水而建,基座牢固,可有效化解汹涌洪水对堤防的冲击,能保古镇安全,故名迎水寺。
当地年长百姓介绍,迎水寺遗址上面曾建有寺宇三进院,房屋数十间,供奉有“三官老爷”,庙宇雕梁画栋,绿树成荫,有“小篷莱”美誉。寺内还有一楹联,曰:“五六月间无暑意,二三更后有渔歌”。汪洋说,迎水寺依河而建,清朝时,过往船民行船经此时,多会撒铜钱许愿祈福,久而久之,河里堆积了大量铜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在迎水寺遗址旁游泳时,还能捞到大把铜钱。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及其支流上游建起了多座大型水库,淮河两岸筑起了大堤,在两岸低洼处分段修了排涝灌站,这些水利工程的投用,有效消除了正阳关水患,迎水寺也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凋敝衰落,成为淮河流域的重要文物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