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墩墓出发 了解楚人的葬礼

——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组第一组组长张闻捷教授开讲

版次:A01  2024年05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尚家起 廖凌云)自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的阶段成果以来,淮南武王墩墓成为文博热点,备受社会各方关注。而随着武王墩墓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不少人在惊叹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时,也对这一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最高等级的楚国墓葬颇为好奇。

为此,一场名为“楚人的葬礼——从武王墩墓出发”的讲座于5月16日下午在市博物馆举行,以楚人的葬礼为切入点,窥探武王墩墓的丧葬礼制。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组第一组组长,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闻捷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本次讲座由“楚人的装殓”作为第一部分内容,由楚人的装殓仪式作为背景,引入楚墓棺椁的营建。楚人丧礼仪节繁复,除了对死者的装殓,还要妥善将死者埋葬于墓中,这也离不开墓葬的营建及随葬品的选择等环节。

据了解,在墓葬地点的选择方面,两周时期墓地布局主要流行“族坟墓制”,具体分为王室国君贵族的“公墓”与平民阶层的“邦墓”,而伴随战国以后君主集权的加强,“集中公墓制”向“独立陵园制”转变。

据公开资料显示,武王墩一号墓就设有独立陵园,陵园内发现有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武王墩墓独立陵园中的车马坑位于武王墩墓西侧,南北长约148米,东西宽约14米,是已发掘探明楚墓车马坑中最长的一座。

而在陪葬品方面,楚人不仅在墓中随葬多种功能的随葬品,他们往往还将不同功用的器具放置在特定的分室内,墓主人身份越高,随葬品的数量种类也会越丰富。

讲座以“楚人的装殓仪式”“楚墓棺椁的营建”“楚人的随葬品”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向听众展示了古代楚人丧葬的流程与特点。

“今天给朋友们主要介绍了楚国的丧葬礼制,因为武王墩墓的发掘现在如火如荼,很多人也从各种渠道获得了武王墩墓的一些信息,也会带来一些相关疑问。”讲座结束后,张闻捷教授在接受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样一个科普性的讲座,为大家讲解了楚国墓葬的礼制流程,也想帮助大家了解为什么作为楚国最高等级墓葬的武王墩墓会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结构,以帮助大家了解更多有关武王墩墓的背景信息。

“通过听取张教授的讲座,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武王墩墓的秘密,也希望武王墩墓的发掘能够为安徽文物考古添加更多光彩。”安徽博物院志愿者梁君华在听取讲座后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表示道。

图一二三由本报记者张越摄 新华社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