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墓葬的规模,它的结构,还有出土文物,特别是还出土了不少相关的文字资料,再结合文献史料当中的一些记载,我们综合分析,墓主人的身份可能就是楚国的考烈王。”5月18日下午,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宫希成接受央视新闻APP直播记者采访时,透露重磅信息。
当天下午,央视新闻APP端在直播到第14分钟前后时,宫希成向现场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说,就在前几天我们专门邀请了不同学科的专家开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会上各位专家对我们考古队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个综合的研判和研讨。关于墓主人的身份,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能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楚国的考烈王,不过,这个定论需要等到考古发掘工作全部结束,专家们完全掌握了武王墩墓所包含的信息之后,才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其中,楚王酓前簠上的“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让墓主人身份呼之欲出。
央视直播还用较长时段介绍了考烈王生平事迹及与其相关的成语故事。据悉,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元(一作完,金文作肯),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熊元是楚顷襄王的太子,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他前往秦国做质子。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危,熊元在黄歇的帮助下由秦国逃归楚国,继承王位。
成语毛遂自荐等都与考烈王息息相关。史书记载,考烈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赵国。秦军与廉颇率领的赵军对峙于长平。廉颇治军严谨,临敌慎重,但赵国孝成王被秦人离间计所惑,命赵括代替廉颇。赵括熟读兵书但年少气盛,纸上谈兵落进秦国的圈套,结果战败。
此后,直到考烈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处于秦军围攻之下。赵国平原君奉书向魏国国君以及信陵君求救。魏王派10万大军救赵,但受秦军恐吓按兵不进。军情紧急,平原君挑选20个门客,准备突围到楚国去求援。面对危险,门客毛遂向平原君进行了自荐。
抵达楚国都城后,平原君向考烈王指陈厉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置可否。于是毛遂提剑上前,以性命要挟,直言楚王不应忘记家国屈辱,使考烈王为之折服,最终歃血为盟,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
结盟后,楚国春申君率兵救赵。魏国信陵君窃取虎符后引兵北上。等楚国、魏国援军赶到,秦军迅速撤退。可见,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窃符救赵等成语的背后都有考烈王的身影。公元前238年,在位二十五年的考烈王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