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凌云 苏国义
武王墩墓,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大型墓葬,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经过考古发掘,武王墩一号墓层层封土和填土逐步清除,四层椁盖板全部安全提取,椁室内部得到仔细清理,这座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5月20日下午,武王墩墓第二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再次来到武王墩墓,了解考古发掘最新进展和文物保护情况。
考古发掘正有序推进
中室预计6月开始发掘
据介绍,武王墩墓是迄今已发掘楚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有多大?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一号墓现场发掘区,站在大棚最南边,整个大墓尽收眼底,令人震撼。墓坑规模只能用“巨大”来形容,墓室口大底小,呈覆斗状,填土层层夯实、夯窝密集,21级台阶逐级向下内收。大墓的开口,为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深19米,底部接近正方形,边长约22米。这不禁让人联想,2000多年前,是怎样的一批能工巧匠们修建了如此巨大的一座墓坑,太不可思议!
探头往下看,墓坑底部中心就是椁室。一号墓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重棺椁结构,椁的顶部用竹席覆盖,竹席之下枋木与薄板依次交替,形成多层封护。木椁室共有9个,由巨大枋木搭建而成。其中,位于最中心的是中室,其东、南、西、北还建有8个侧室,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从发掘情况来看,北室推测其象征乐府,主要随葬各类乐器;东室则埋葬鼎、簋等各类青铜器;南室随葬的是各类生活用具,包括漆木器、兵马器;西室则出土了各类木俑、模型车等,模拟了乐舞和车马出行的场景。
记者看到,在墓坑底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南二室的考古发掘工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介绍说,目前,椁室考古发掘正有序推进。北、西部四个侧室(分别编号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北一、二室提取出600余件(组)器物,多数为琴瑟等弦乐器,出土的编钟架横梁保存完整,上有悬孔14处。南一、二室出土漆盒、耳杯、盘、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铜箭矢。西一、二室遗物以漆木俑为主,还发现木车、乐器和少量遣策类竹简。木俑有200多个个体,分立姿、坐姿等不同姿态,部分木俑佩木剑。东一室以青铜器为主,目前已提取青铜器150多件(组),器类有鼎、簋、簠、敦、钫、壶、甗、豆、鉴、釜、盘、尊缶等,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与青铜器同出的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饮食宴享起居用具。
记者现场了解到,南二室目前出土有玉器、车马器、兵器、皮革铠甲等,数量较多,已提取出500余件器物,预计三到五天可发掘完毕。目前,在武王墩一号墓唯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室还没有进入发掘阶段,中室也就是主棺所在的位置。现场,记者了解到,关于中室的发掘与保护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预计6月份进行相关的发掘工作。
(下转3版)
本报记者 张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