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纠纷引诉讼 法官调解释前嫌

版次:A02  2024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许变)日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获悉,通过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该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标的额为61万余元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2013年期间,被告因做生意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提出借款,并答应支付利息。原告考虑到与被告夫妻俩是多年朋友关系,又加上被告生意一直做得不错,出于友情,将自己多年积蓄陆续借给被告。截至2020年末,原告累计借给被告共计48万元本金,被告每次还息后重新给原告打一份借条。但从2021年底开始,被告开始拖欠利息不付,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之后,原告要求被告清偿借款本息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61万余元。

田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法官仔细查阅案卷,组织双方进行当面调解。调解中,法官释法析理、耐心疏导,又从双方的友情基础上寻求突破口,向双方阐述各自的法律责任和权利义务,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最终,原被告双方消除心中隔阂达成和解,该起民间借贷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法官提醒:民间借贷需谨慎,借贷双方都应当坚持诚实守信,遵守法律,不要让“失信”行为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