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用微光照亮他人生命之路 本报记者 李严

版次:A02  2024年05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能救人一命的事既然让我遇到了,就该做。这是很自然、微不足道,就像自己能发出的一点点微光给人照亮黑暗的路。”5月27日,安徽理工大学22岁的大学生廖政辉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外省一位患者的生命。

救人一命,必须尽快做好,

不能拖泥带水

廖政辉是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2021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这天,本就热衷向往志愿服务的廖政辉看到校园里红十字志愿者在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活动。在交流之后,刚满18岁的他毫不犹豫献血、采样,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生命种子”。尽管了解到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但他还是很期待这份使命能落到自己的肩头。

“怎么会不愿意呢,这多么难得!”2024年4月中旬,正在准备考试的廖政辉突然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他初配成功了,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因患者病情较为危急,在简单沟通后,廖政辉全程配合做完了一系列的高分辨率匹配采样和体检。为了能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顺利实现捐献,廖政辉改变作息、早睡早起,坚持早晚锻炼。5月初,捐献通知下达了,刚刚忙完学科考试的廖政辉把这当成了自己人生中一项最重要的事,积极准备着。尽管父母比较担心,但他很快赢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救人一命,必须做,必须尽快做好,哪能拖泥带水!”他自信又自豪地说道。

学生就是学习的,要学就得学好

廖政辉是个地地道道的学霸。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他都是班里的尖子生,一直都是前三。

“他的成绩是真好,这样的学生很难得。”辅导员任老师谈起廖政辉可谓是赞不绝口。“他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学习的帮手和动力。”室友提起他满是羡慕和敬佩,廖政辉学习上的专注和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平日的课余时间很难在宿舍见到他,他总是早早到图书馆看书,很晚才回到宿舍,看起书心无旁骛。他大一期间几门专业课几乎门门满分,总成绩全专业第二,大一就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校数学竞赛一等奖。

“学生就是学习的,大学是学习的最好时光,不能虚度,必须努力,要学就得学好。”廖政辉很自然地道出自己的学习之道。

做人,必须仁厚

廖政辉和大多数农家孩子一样,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自幼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处奔波,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上中学起,廖政辉又远离爷爷奶奶独自住校。父母的勤劳艰辛努力、爷爷奶奶的慈爱热心厚道、老师同学的努力互助相处,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因此养成了独立自主、自律自强、努力上进、与人友善的品性。

大学三年来,他和室友们情同手足。他学习好,就把自己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经验分享给同学;他习惯好,自律性强,就带动、影响室友,让大家都养成好习惯;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就经常给大家买早饭、打热水、带快递。

学霸型的廖政辉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热心志愿服务,总不放过可以参与奉献的机会。2021年第六届淮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举行,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廖政辉就报名成为志愿者,每天早上7点直到下午6点,从9月29日到10月8日,风雨无阻,每天服务十几个小时,深受会务人员夸赞。2022年新学期开学,廖政辉又主动报名参加迎新志愿服务,驻守在新同学来校的路上,热情介绍校情、搬运行李、协助报到、送到宿舍。暑假里学校组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少不了廖政辉的身影。廖政辉也因此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人不能都为了自己,要回馈曾经给你付出的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是在于你能给予别人多少。”谈起自己的未来,廖政辉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愿,要报考离家近的大学研究生,多陪伴逐步年迈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多些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