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盛,很多地方气温持续飙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在这种“烘烤”模式下,现代人只能靠空调来续命了。如果在古代,他们可怎么活?实际上,是我们想多了,其实早在两千年前的华夏大地,就已出现了制冷效果不输现在的“空调房”。
据史书记载,古代最早的“空调房”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叫作“窟室”,一般为贵族所有。“窟室”相当于现在的地下室,但作为娱乐场所,往往装修得颇为讲究。它具备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加之很多贵族会在此处储藏冰块,或者有些“窟室”本来就由“凌阴”(冰窖)改建,故越是酷暑天气,“窟室”中反而越是阴凉,不注意保暖的话,甚至会被冻得感冒。《左传》就记载有一个叫郑伯有的郑国大夫,常于暑天里和朋友们在自家装修奢华的“窟室”里通宵达旦、饮酒作乐的典故。类似的故事在当时的典籍里颇为常见,可见“窟室”作为最早期的“空调房”,在贵族阶层已然流行开来,既承载了消暑纳凉的功能,也是个休闲娱乐的地方。
到了汉代,皇宫后院盛行叫作“清凉殿”的“空调房”。“清凉殿”主要以物理加人工的方式来消暑降温,比如大量使用各种散热效果好、触手冰凉的石质床具桌椅、水晶帘子、象牙席、玻璃屏风等;再在殿内各处放置绿植、冰块,让侍女们不停地用手摇扇子,将冷气吹散开来,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汉书》就记载有“清凉殿”的制冷效果,称“清室则中夏含霜”,大意是盛夏时房间里的温度低得像霜冻过一样。此种“空调房”美中不足的是,较费人力、物力和冰块,非一般人家所能承受。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及工艺、机械技能的提升,到唐代时,更高级的“空调房”应运而生,称为“含凉殿”。“含凉殿”的特点是:居于水边,备有冷水循环系统,及水力驱动的“扇车”。首先,“含凉殿”一般建在湖边或湖中央,方便降温和取水。其次,“含凉殿”的四周屋檐上均设计有带排水孔的导流槽。使用时,借助复杂的机械抽水装置(类似于抽水机),通过引水管道,将冷水引到导流槽上,再从屋檐(内檐)边上流淌下来,形成壮观的水帘,之后收集积水引回湖里,这样就构成了一套较完美的冷水循环系统。再有,为了使降温效果更好,一般配有水力驱动的大风扇(名曰“扇车”),对着水帘狂吹凉风。在水冷、风冷等几大降温“技能”的叠加之下,制冷效果绝佳,以致 “座内含冻”(《唐语林》)。这里有个小故事,说是某个三伏天,唐玄宗在“含凉殿”里召见程咬金。因程咬金穿着单薄,殿内又凉飕飕的,忍不住就打了几个大喷嚏。虽是细节,却也从侧面印证了“含凉殿”内的冷气之足、温度之低。
而在同时代的民间,一些贵族或较富足的家庭,也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调房”,“含凉殿”的简易版——“自雨亭”。“自雨亭”规模相对较小,但降温消暑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利用机械设备将冷水输送到凉亭顶上的水罐中暂存,再通过出水孔从亭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幕。因凉亭往往建在水边或湖中,在自然风的加持之下,降温效果也相当不错。“诗豪”刘禹锡就曾写诗赞美了“自雨亭”的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诗词语言清丽,寥寥数语即点明了水亭临湖、景美、清凉、通风的特点,读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耳畔生出习习凉风来。 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