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院甜瓜节来喽!比一比谁家的甜瓜最香甜

本报记者 张雪峰 查嘉琪

版次:A01  2024年06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麦收时节,甜瓜飘香。6月2日,第三届史院甜瓜节暨甜瓜种植能手评选大赛举行,经专家评委对参赛甜瓜的外观、气味、口感、甜度等指标的综合评定,决出了大赛一、二、三等奖,分获空调、彩电等各等次奖品。

当日,在史院乡政府旁广场搭建的展台上,一溜长条桌上,按编号摆放了一盘盘甜瓜,接下来要由来自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及田区农业部门专家逐一进行品尝,并测定含糖量,最终根据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决出名次。评选专家表示,好的甜瓜要瓜型美观,尝起来香、甜、酥、脆。除外观、口感等指标作为基本分外,还要把规模化种植、注册“三品一标”、无公害基地认证、有品牌包装等项作为附加分,以保障甜瓜的生产过程有记录,生产品牌有注册。

本次大赛由史院乡甜瓜协会承办,吸引了25家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参加,来自史院维强家庭农场的王奎珍夺得大赛第一名。王奎珍介绍,维强家庭农场种植有30亩甜瓜。受春节前后冰雪天气影响,大棚受损,育苗有所延后,以致今年甜瓜比往年上市推迟10天左右。王奎珍认为,要培育出好的甜瓜,种植方面除了要有好的生产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品种,并不断对新品种进行升级。像这次夺得大奖的甜瓜,就是博洋65品种优选出来的。在5月上中旬刚上市时,可卖到8块钱一斤。王奎珍说,这次大赛展销会上,自家带来有七、八百斤甜瓜,一个上午都销完了,很受欢迎。有位老板一人就要了10箱,共100斤,说是要送人品尝。

本次大赛还邀请市摄影家协会助阵,活动现场,摄影家们的“长枪短炮”不时留下精彩的镜头。甜瓜飘香兆丰年。此次活动就是要以甜瓜为媒、以节庆会友,搭开放平台,展史院风采,让更多的朋友走进史院、了解史院、推介史院。大家在品瓜尝鲜的同时,还可以到种植基地现场采摘。

据了解,优良的生态、充足的光照、独特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赋予了史院甜瓜皮薄肉厚、细腻多汁、口感松脆、含糖度高的独特品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史院乡大力推行“远教+基地+农户”的学用模式,发展示范基地,突出产业带动,甜瓜种植规模已突破5000亩,从事种植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已有40家,产出达1.5亿元,为本地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甜瓜已成为史院乡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报通讯员 金广良 沈道银 田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