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晨
孩子自从上了三年级,不知怎的,竟突然“成熟”了起来,对大人们说的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仅尽心尽力地听,而且煞有介事地学。
“以后吃完饭以后,不要立即喝水,这样会影响消化。”孩子模仿着奶奶,批评着爷爷。
“天天就知道逛超市,你呀,不在超市,就在去超市的路上。”孩子学着我,嘲讽着妈妈。
渐渐地,孩子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甚至开始了自己的创新。
“我不要喝水,刚吃过饭,影响消化。”其实,晚饭已经过去一个小时,这只是她不想喝白开水的借口。
“我天天都在学习,不在学习,就在去学习的路上。”周末妈妈带着孩子去写字班,满心不愿上课的她撅起小嘴发着牢骚。
不知何时,孩子开始把模仿、创新升级成了“洗脑”。
“抽烟对身体不好,快戒了吧,花钱还受罪,图个什么呢!”这些对我说的话显然是妈妈劝她少吃肉时语言的翻版。
“奶奶炒的西红柿炒鸡蛋,就是没有爸爸炒的好吃。爸爸是西红柿、鸡蛋先分开炒,再合在一起炒,而且西红柿也把汁全榨出来了,当然好吃了。奶奶下次一定要试试,肯定好吃多了。”其实,我尝了,味道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就是因为我在上次炒西红柿炒蛋时,循循善诱地给她做了一次从头至尾的烹饪知识普及。
不几日,孩子竟然决心把“洗脑”神功发扬光大。
“阿姨,不要再用味精鸡精了,新出了个产品,叫松鲜鲜,配料表十分干净,绿色健康。”孩子对着邻居说道,俨然产品免费代理。
“叔叔,不要再让弟弟学乒乓球了,打球时老是猫着腰,个子肯定长不高,学个篮球、羽毛球什么的,蹦蹦跳跳,个子肯定能长高。”邻居微笑着在孩子的头顶抚摩了好几次。
这样的被“洗脑”多了,邻居们也开心地送给孩子一个亲切的绰号——“洗脑宝宝”。
有一次考试前,“洗脑宝宝”发了高烧,妈妈劝她去睡觉,她努力睁开迷糊的双眼,仿着古人说道:“区区小病,何足挂齿。”虽然声音因病不够洪亮,但眼神异常坚定。
经过这一次磨练,孩子的功力再上台阶,从“洗脑”别人变成了“洗脑”自己,“洗脑宝宝”的名号也更显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