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旅途中,多少人起初相谈甚欢,后来却渐行渐远。乍见之欢,远不如久处不厌。想要长久的相处舒服,离不开彼此的付出与磨合。
说话有讲究,做事有门道。生活中,所有相处舒服的背后,都是一种高情商。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人的傲慢就在于,我们总以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别人眼中的世界。
因此,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是本能,站在对方角度去做事是一种高情商。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再好的关系,也难以接受过多的规劝与指责。
那些我们自以为的为他人着想的建议,或许只是揭人伤疤;那些被我们看透、看破的事情的本质,或许早已人尽皆知。
在与人相处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是真正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人产生交集。
有的人常常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而有的人却总能顾及他人的感受,体谅他人的难处。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亦是尊重自己。
身在优势,不咄咄逼人;身处低位,不趋炎附势。这是做人的基石,是交往的规则,不仅能给人体面,更能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诚挚珍贵。
2
作家三毛曾说:“朋友之间,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再好的朋友关系,也经不起毫无分寸感的折腾。克制住自己不合时宜的打扰,亲疏有间才是长久之计。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有一期专门讨论了“我是为你好”到底是不是“胡说”。
其中一位嘉宾说:“做一个善良的人,对别人好,这很棒,但不必去证明你的善良,时间自然会证明。”
我们常常觉得“我是为你好”是苦口婆心,其实给身边人建议的时候,直接分析利弊就好。“我是为你好”这几个字一说出口,就已经剥夺了对方试错的权利。这种做法,已经跨越了人际交往的边界。关系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失,自以为熟,跨越边界,反而容易生嫌隙。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紧,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最舒适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亲而有间、熟不逾矩。
唯有保持好合适的距离,才能拥有舒适的人际关系,活得轻松自在。
3
一直很认同一句话:“人情往来,有来有往才有人情,有来无往终成陌路。”一味付出的感情,就像是对着无底洞,付出再多,依旧空空如也;只知索取的感情,亦是如此,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到心累。
有来有回,敢于麻烦,懂得感恩,才是人情的真谛,才是对感情的珍惜。春秋时期,有一位隐士叫俞牙子,生活比较拮据,而其哥嫂生活颇为富裕,两家就住在河对岸。每逢亲友来访时,俞牙子就来到哥嫂家暂借一些吃食用以招待。事后,总要多还一些回去。旁人知道后都说:“你生活困难,况且哥嫂也不差这些东西,大可不必如此。”俞牙子听后没有说话,依旧照常行事。于是,两家关系越来越亲密,嫂嫂待他也如亲弟弟一般好。
人情交往,就如江河流水一般,一来一往,不断流动,才能保持活力,源远流长。真正长久的关系,敢麻烦,也知分寸;懂感恩,也无负担。轻松自然,内心坦诚,彼此信任,就是最舒服的状态。
一个人的高情商,不仅仅是会说让人舒服的话,更是要会做让人舒服的事。学会换位共情,站在别人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注意亲疏分寸,不越界、不逾矩,关系方能更加长久;重视人情往来,双向奔赴的情谊,才值得永久守护。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