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茶记》是一本关于阳羡茶文化的作品集,书中收录了59位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在寻访、品茗并以茶会友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随笔。全书图文并茂,风格清新雅致,文化与品茶的结合生动有趣,通过凝练生动的文字和鲜活的配图,展现了宜兴阳羡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文化小品集。
宜兴古称“阳羡”,阳羡茶也因此得名。《阳羡茶记》整体风格雅致清新,饮茶与意趣相得益彰。书中收录了关于阳羡茶的美妙散文,对饮茶、茶具以及地域文化等进行了极富情趣的生动描摹,正如后记里的一段话:“让我们在生活中畅饮阳羡茶的美妙和甘甜,舒缓身心,享受生活,在‘茶和天下’的茶文化精神里,以《阳羡茶记》的一份文化力量,助推阳羡茶香飘万里,名扬四海。”
苏州作家范小青在《早春,我们到宜兴喝茶去》一文里说:“对于宜兴,对于宜兴的喜爱,我得要有所节制了,要省着点用了,要留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品味,慢慢欣赏,慢慢地去走、去看。”字里行间,本能地将苏州古建文化与宜兴茶文化的细微处进行了很“江南”的铺陈,既松弛自如,又情趣盎然。
范双喜先生在《芳香冠世阳羡茶》一文中介绍道:“从土地特质到气候,从茶树茶叶到茶具,从茶事茶俗到茶文化,宜兴和茶都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与章剑华在《永远的阳羡茶》中提到的,“至唐代,茶圣陆羽到宜兴实地考察阳羡茶,认为‘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可供上方’”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出了阳羡茶的深厚底蕴。
宜兴又何止有阳羡茶?其陶瓷工艺、紫砂壶传承更是千年厚积,闻名天下。黑陶在《家乡和茶的散叶》一文里诙谐地写道:“一大罐头(酱色釉罐)的茶,放在长台上,谁渴了就用搪瓷茶缸舀了喝。”颇具豪迈之意。作家史俊堂在《贾平凹与阳羡茶》中介绍了小说《废都》里对阳羡茶的描写,并讲述了贾平凹曾在1989年到宜兴开会,参观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对宜兴紫砂壶的精致与文化积淀赞不绝口的旧事。
阅读这些大家的文字,宜兴茶文化的隽永雅趣扑面而来。
作家海笑在《茶醉宜兴君莫笑》一文里写道:“有人把紫砂壶比作茶之母,把金沙泉水比作茶之父,把阳羡茶比作茶之女,这三者合一便产生了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宜兴茶。”诚然,饮一杯新茶,呷、啜、品之间的妙趣意境,绝非喝咖啡、雪碧、可口可乐所能相比。叶辛先生在2022年春天收到友人寄给他的宜兴红茶,在散文《阳羡茶的春天》中,他谈及又一次喝到阳羡茶的真切印象,“打开茶盖,红色包装上印有一首古诗中的两句,‘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读罢这些散文,我深刻体会到阳羡茶的文化内涵以及生命活力,不啻于最大的精神享受,并迫不及待地想啜饮一杯宜兴的清茶。
书中委实大家云集,还录有叶兆言、赵丽宏、储福金、尹汉胤、范培松等名家的美文。文章内容丰富厚重,是宜兴茶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对茶文化的一次深度解读。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