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讲述家乡故事 献礼党的生日

百名师生这样上“思政课”

版次:A01  2024年06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柏雪 摄影报道)6月23日,淮南四中近百名师生来到寿县小甸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讲述家乡故事 献礼党的生日”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淮南红色文化,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培根铸魂,提升素养。

据了解,本次实践活动是该校和淮南师范学院联合开展的省级教育科研课题《“课程思政”下的高中语文革命传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之一。今年4月份以来,课题主持人徐坤伟和崔尔胜带领课题团队成员以《风卷红旗如画》和《淮南红色旅游资源概览》两本书为素材,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淮南早期共产党人事迹、介绍淮南红色教育场馆。目前课程的学习已接近尾声,同学们当天的任务是自己动手拍摄短视频,讲述淮南红色故事。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认真聆听发生在淮南这片土地上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书本上读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故事与眼前的文物一一印证,同学们对淮南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深刻的体会到淮南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辛与伟大。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解说词、分镜头表,排练、取景、拍摄,团结合作,各尽其才。在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这个特别的课堂上,他们开始了一次沉浸式学习。

在安徽省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全体师生肃整衣冠怀着对早期共产党人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党的生日的祝福,对传承红色血脉的决心。

图一:同学们认真聆听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讲解员徐佳老师的讲解。

图二:同学们认真讨论、拍摄淮南红色故事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