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忠
2024年5月20日,淮南武王墩大墓考古发掘一件铜簠,在它的口沿处有十二字铭文:“楚王酓(yǎn)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并且在两件青铜器上,发现了楚考烈王的名字,说明“酓前”就是楚考烈王。
然而,“酓x”,就有4种说法。
其一,酓前。
“歬(前)”字的形、义。《说文·止部》:“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会意字。表示人在船上,不用行走,却能前进。《玉篇》:“歬,今作‘前’。”《广雅·释诂二》:“前,进也。”今隶变作“前”。《说文·刀部》:“前,齐断也。从刀,歬声。”歬+刂→前(剪),就是“剪”字的初文,义即剪刀,引申为齐断义。为了区别“前”字的意义,又加上一个“刀”字。这就是俗话说的“剪”字二把刀。
所以,“歬”、“前”两字,具有复杂的交叉关系。“前”是借字,“歬”是本字;借字“前”流行,本字“歬”消亡。
“前”字的古文字
从淮南武王墩大墓出土的墨书来看,“止”、“舟”两字,线条分明,应该释作古“前”字。
其二,酓肯。
“肯”字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04551号,收录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釶(yí)鼎,考古学界认为墓主是楚幽王。釶鼎是楚考烈王遗物,陪葬墓中,以示对父辈的尊重和承袭。“釶鼎”的边沿镌有12字铭文,释文一作:“楚王酓前作铸釶鼎,以供岁尝。”
这个“前”字,有的释作“肯”。郭沫若《寿县所出楚器之年代》解作“肯”。《汉语大字典》(2048页)也写作“肯”。张正明著《楚文化史》(305页):“器主为酓肯(考烈王熊元)。”
“肯”字的形、音、义。甲骨文中未见“肎(肯)”字。东汉许慎撰《说文》:“肎,骨间肎肎箸也。一曰骨无肉也。从肉,从冎(ɡuă)省。苦等切。”冎,俗作“剐”。南朝梁代顾野王撰《玉篇·肉部》:“肎,口等切。《说文》曰:‘骨无肉。’……今作‘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肎,俗字误作‘肯’。”《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肎,隶作‘肯’。”“肎”的小篆构形是从“冖”、从“月(肉)”,会意。本义指骨头间附着的肉,或指骨头无肉。《说文》未收“肯”字。顾野王、朱骏声、段玉裁三位文字学家指出,“肯”字是误字、后起字、隶变字。
对于“肯”字的音读,《广韵·等韵》:“肯,《说文》作‘肎’,苦等切。”《韵镜》内转第四十二开,等韵,牙音,次清,一等,列有代表字“肯”字。据此上推,“肎(肯)”字归于溪纽、蒸部。
“肎(肯)”字的古文字
由此可知,淮南武王墩楚墓的“歬”字,上面是“止”,不是“冖”。就是说,在战国晚期“熊元(完)”的时代,还没有出现“肯”字。有人解释成“肯”,很显然,与“肎(肯)”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的形体不合。
“肯”与“横”的关系。横,《说文》:“阑木也。从木,黄声。”本义指门前横木,栅栏。“横”,疑通作“光”。即光明、光辉义。王引之撰《经义述闻·书》:“光、桄、横,古同声而通用。”“横”的古音,《广韵·庚韵》:“横,纵横也。户盲切。”《韵镜》外转第三十四合,庚韵,喉音,二等,浊,列有“横”字。据此上推,“横”字的上古音,属于匣纽、阳部。
由此可知,“肯”、“横”两字,①上古音不存在音同、音近的关系,不能用来通假。②两个字的形体、意义,也没有任何联系。③对“肯”、“横”关系的曲解。有人认为释作“肯”,“肯”通“横”,就是熊横,便得出淮南武王墩大墓,就是楚顷襄王墓的证据。很显然,这种想法,是不能成立的。
其三,酓延(脠)。
“延”字的提出。苏建洲《论新见楚君酓延尊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释作“楚君酓延”。文中说:“一是战国晚期考烈王熊延(元)。”小虫《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楚王酓脠鼎(《集成》4.2479)”,“酓脠就是楚考烈王熊元”。
“延”字的古文字
“延”字的形、义。“延”字的甲骨文,分为两部分。彳(chì),即“行”,指大道,道路。止,就是“趾”,指脚,脚趾,意思是在大道上行走。
战国文字“延”字,从“止(脚形)”,从“彳(像道路之形)”。
小篆“彳”变形作“廴(yǐn)”,“止”上增加一撇。《说文·㢟部》:“延,长行也。从㢟,丿声。亦然切。”丿,就是“厂(hăn)”,本义指长行,走长路,引申有延长义。
可以知道,古文字“延”字同淮南武王墩大墓“前”字形体进行比较,共同点是都有“止”字,但是“延”字中却缺少“舟”字。
“延”字的古音。《广韵·仙韵》:“以然切。”《韵镜》外转第二十一开,仙韵,喉音,清浊,四等,列有“延”字。根据中古音韵书、韵图的规定,上推“延”字的上古音为馀纽、元部。而“前”字上古音归于从纽、元部。“延”、“前”两字,上古音同属“元”部,可以通假。
其四,酓朏(fĕi)。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朏”字的提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的“楚王酓朏鼎”,器口铭文,原释作:“楚王酓朏作铸鐈鼎,以供岁尝。”铭文记载楚王酓朏铸造此鼎,以供岁祭之用,置于集厨。
杜若致远《‘肯’的语文问题试探》中说:彝器铭词有旧释“酓肯”者,上部实当为“出”,非“止”,今释作“朏”。
“朏”的形、义。《说文·月部》:“朏,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徐灏注笺:“从月、出,会意,‘出’亦声。”本义指月亮未盛明之时,即新月初现。
由此可知,金文中“朏”字半“月”之形非常突出。与“歬”字中的“舟”形,距离稍远。所以,前人释作“朏”,尚存疑问,需要继续研究。
“朏”字的古文字
(下转A5版)
淮南武王墩楚王大墓,埋葬的是楚顷襄王熊横吗?“酓”是“郢”吗?酓x怎么选择?三论探讨这些复杂的问题。
A4
2024年6月27日 责编 :王莉 版式 :刘放 校对 :周宾